盟市动态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2日电 题:赤峰巴林左旗:“支部首办”解难题,主动服务暖民心
作者 梁佳靓 刘洺赫
企业办事从“多窗跑”到“一窗办”、“田保姆”活跃田间护航秋收、群众身边事高效解决……今年以来,巴林左旗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创新推行“支部首办制度”,通过“支部先认领、支委先讨论、党员先行动”的闭环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切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账单”。
政务服务“加速跑”:从“企业跑腿”到“党员代办”
“本以为今天白跑了,没想到可以‘容缺办理’,忘带的材料后续补交就行,太贴心了!”谈及最近办事经历,某企业负责人贾坤赞不绝口。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巴林左旗政数局党支部主动认领任务,召开支委会专题研判,推出“窗口升级、容缺受理、全程代办”的举措,将原有的企业服务专区升级为功能完备的“企业之家”。今年以来,党员带头提供涉企服务5528件次,帮办代办企业1005家,真正做到“党员多跑腿”换“企业少操心”。
在此基础上,巴林左旗将“支部首办”制度延伸至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统筹18个涉企部门党组织系统梳理726项服务事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一日办结”机制,提供免费刻章、复印、邮寄“三免”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办事效率大提升。
生产服务“精准帮”:从“群众上门”到“服务下田”
金秋十月,一支支“秋粮护航党员服务队”穿梭在巴林左旗的田间地头,成为丰收季节里一道亮眼的“红色风景”。面对病虫害防治难等问题,巴林左旗隆昌镇党委将秋粮管护作为“首办”事项,提出“分区包片、精准指导、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组建32支由农技骨干、村级党员等组成的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100余次,解决玉米螟、大小斑病等问题60余个,被群众亲切称为“田保姆”。
围绕肉牛、笤帚苗等特色产业,巴林左旗打造11个党员示范服务基地,组建160余支党员示范服务队,党员发挥专长主动开展示范服务2800余次,解决肉牛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生产难题440余件,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难题“即时办”:从“坐等诉求”到“主动问需”
“小区这条路一直没路灯,向支部反映后,不到两周就装好了,又快又暖心!”巴林左旗德馨名邸小区居民张桂贤连连称赞。接到群众反映后,社区党支部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三方协商、资源协调、党群监督”解决方案,党员分工跟进、群众全程督办,仅用十余天便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为精准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巴林左旗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民情收集机制,线上依托“有事网上说、有事大厅说、有事电话说”平台,线下通过党员干部包联入户、民情恳谈会等载体,累计收集群众诉求意见990余件,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冲锋”,成功解决830余件,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在身边、事有人管”。
巴林左旗通过深入实施“支部首办”制度,将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效能,构建起“组织有力量、党员冲在前、难题及时解”的基层服务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