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12日电 (记者 张林虎)金秋时节,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黑河乡宏宇合作社的农田里迎来丰收的喜悦。随着最后一批马铃薯收获完成,今年夏季安装的智能节水设备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科技节水试验示范项目成效显著,不仅实现节水30%以上,马铃薯和贝贝南瓜产量均稳步提升。
“精准灌溉和科学管理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向科技要水、要产量’。自从用上这套系统,浇水变得精准又省心。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水量,真正把水‘滴’到了作物根上。”技术组长李亚平说。在这片曾经高度依赖传统灌溉的土地上,如今土壤墒情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设备已成为农户的“好帮手”。
作为乌兰察布市推进“四优”节水模式的重点旗县,四子王旗今年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普及高效灌溉设施、集成优良保水技术,目标是将农业综合用水量降低40%以上。
在这片示范田中,“四优”节水模式得到成功实践。项目涵盖250亩核心试验田、2000亩示范田,并辐射带动周边10000亩推广区。在完全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和科学灌溉模式的250亩试验田中,马铃薯亩产达到4.4吨,贝贝南瓜亩产2900斤,其中贝贝南瓜单位产量用水量最低降至70立方米/吨。
“我们不仅要节水,更要稳产增效。”李亚平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示范田在化肥用量减少20%的情况下,产量保持稳定。目前,这片2000亩示范田已辐射带动周边2万亩农田参与节水种植。
记者获悉,李亚平和他的技术团队不仅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乌兰察布市农科院合作,还定期组织农户培训,推动节水技术落地生根。他不仅是新技术的受益者,更是推广者,联合成立专业技术团队,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周边200多户农民提供代耕代种服务。
未来,四子王旗将继续扩大智能节水试验示范面积,加大监测设备投入,持续提升农业节水科技含量,为全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