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1日电 (张玮 梁子晶)内蒙古2025年版权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21日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办。本次活动以“智创·守护·共生”为题,广泛开展AI时代版权保护创新行动,向全区各地讲述内蒙古版权工作的故事。
活动发布了《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版权登记数据报告》《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价值版权作品》《2025内蒙古知识产权主题宣传片》《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宣传周公益海报和系列短视频》。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宣传周公益海报和系列短视频》的设计过程中,专门采用AI技术,以蒙绣《灯火里的乌兰牧骑宫》、蒙帝乐器《马头琴》、铜版画《葡萄与蝈蝈》、白狼林俗树皮画《寒山御马》等优秀版权作品为原型,生成了4幅AI海报,不仅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AI技术的广泛适用性,更体现了在AI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动版权工作的决心。
活动现场,乌兰浩特市新闻出版局、乌兰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乌兰浩特市司法局设置了版权登记及法律咨询服务台,为现场群众答疑解惑。现场还对内蒙古版权事业成就和优秀版权作品进行了展出。在“版权赋能乡村振兴”分享交流会上,“全国十大著作权人”白晶莹、孔雀羽毛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海楠、草编非遗技艺传承人刘丽娟、内蒙古睿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康华琪等代表还交流分享了传统工艺现代化版权转化路径。
活动中,文化企业代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全国十大著作权人”白晶莹、兴安盟阿迪雅旅游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笑君、内蒙古蒙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旺盛共同签署了版权保护联盟倡议书,共同见证了兴安盟版权保护联盟的诞生。本次活动还正式组建了“内蒙古版权保护北疆行志愿服务队”,让更多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公益律师参与到版权赋能行动当中来。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159个;实施版权公益登记服务,作品登记数量从2018年的不足600件提升到2024年的20196件,增长近33倍;累计查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113起;3个单位、3名个人获全国打击侵权盗版案件奖励。培育创建国家级版权产业示范园区3个,版权(企业)示范单位5个;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和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被授予“全国十大著作权人”称号。
内蒙古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内蒙古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541.79亿元,占全区GDP的2.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