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乌拉特前旗农田“排毒”记:残膜回收背后的绿色突围

2025年03月18日 12:5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18日电 题:乌拉特前旗农田“排毒”记:残膜回收背后的绿色突围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抓好农膜、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为农田“排毒养颜”,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让农户“获利”、环境“受益”的同时,绘就出一幅幅生态农业新画卷。

图为残膜回收机正在进行残膜回收作业 .李荣 摄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广袤的田野上,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几台残膜回收一体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农田里的残膜被机器的卷筒迅速卷起并集中回收,机械所过之处整整齐齐,原本遍布残膜的土地也逐渐恢复了整洁。

  “今年我打算种2500亩地,种点玉米、辣椒、西瓜。现在镇里头统一组织残膜回收,机械化比以前人工清理更省时更省力。残膜回收以后这个土地的利用率、质量都提高了,我们种地也更有希望了。”大佘太镇三份子村村民郑培军说。

图为村民看土地残膜回收效果。常懿 摄

  为确保残膜回收工作高效推进,全方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大佘太镇持续加大农用残膜回收力度,按照“政府主导、村级组织、群众参与”的原则,精准抓住春耕备耕的黄金时机,充分发动农户、网格员及时对残留在耕地、道路两侧、村组周边的废旧农膜进行清理,不仅让一片片农田挣脱残膜“束缚”,重焕生机,更为春耕生产的顺利推进扫清重重障碍,从源头上削弱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大佘太镇通过实施农田残膜回收的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不断提高农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减少耕地污染,全方位推动农业治理污染迈上新台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肥沃耕地筑牢坚实根基。”大佘太镇副镇长郝炯说。

图为村民看土地残膜回收效果 。常懿 摄

  残膜回收不仅关乎人居环境整治,更是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这些年,农用地膜在为农作物保温、保湿、增产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地膜残留污染正在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清理农田“白色污染”为抓手,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落实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中,通过源头防控,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机械化捡拾、以奖代补等措施,持续加大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力度,确保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为构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奠定良好生态底色。

  据了解,2024年乌拉特前旗覆膜面积279.41万亩,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11.8万亩、无膜浅埋滴灌技术0.5万亩、不覆膜作物种植12.75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通辽:备耕春耕正当时
  •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深入开展“3·15”金融消保教育宣传进企业活动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3·15”面对面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 绑定工行卡最高得20元礼包!
  • 绑定工行卡享半价观影
  • 呼和浩特:直击“五供”单位消防安全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