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16日电 (记者 刘文华)西辽河文化发展策划会14日在通辽市召开。
会上,自治区文物局、通辽市委宣传部、赤峰市委宣传部通报了西辽河文化、红山文化工作开展情况。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西辽河文化研究,提出阶段性重点任务、主攻方向、落实举措,谋划一批申报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策划西辽河文化学术论坛主体框架,包括主办单位、论坛级别、性质、议题;设计有关工作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
会议指出,加强西辽河文化研究在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建设文化强国、加强北疆文化建设方面的意义重大,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做好西辽河文化研究的历史使命。
要依据各方意见,完善西辽河文化研究工作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方向,汇聚研究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西辽河文化传承发展;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工作效能,推动西辽河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要抓住当前政策窗口,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主动争取国家层面支持;要创新转化路径,打造特色亮点,讲好西辽河故事,推动考古研究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会议强调,西辽河文化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奋力扛起保护传承弘扬西辽河文化的历史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力做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研究阐释、宣传推广等工作,着力推动西辽河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光彩。
本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