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17日电 (刘海霞)在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临河分局环食药侦大队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通过联合执法、集中销毁、普法宣传等举措,切实守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3月12日至13日,环食药侦大队联合相关部门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对临河辖区内食品药品开展专项检查,深挖涉及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线索,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不法行为,以“零容忍”姿态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检查中,检查小组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重点餐饮单位等行业场所,以肉制品、乳制品、酒类、保健食品等为重点检查品类对检查中发现的健康证到期、奶制品未采取保冷措施、食品添加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责令整改。
3月13日,环食药侦大队会同相关部门开展“3.15过期食品药品和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对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和假冒伪劣商品等依照依法处置、分类处置、无害化处理等原则进行了专业销毁。
此次活动,共销毁过期药械约2113余箱、价值约327.24万元;过期食品约285公斤、价值约6.5万余元;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商标权物品12箱和1.2吨洗化用品、价值约2.086万余元,总价值约335.826万余元。
近日,环食药侦大队会同有关部门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深入临河区干召庙镇联合开展农资检查。检查中,检查组针对部分商户台账登记不规范等问题现场进行指导,要求商家立即整改,对一涉嫌销售“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的种子农药经销商铺依法进行了证据先行保存的处理,待执法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处理。
此次行动,共检查经营主体8家,抽样检查化肥7批次,抽检种子6批次,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3月13日,环食药侦大队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小饭桌”、超市、餐饮店等场所。检查组严查食品经营许可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储存条件,发现个别“小饭桌”存在存放过期食品、未按规定储存等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问题,检查组深入排查,对无烟草证经营的商家要求立即整改,严禁销售。此次行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为师生筑起一道坚实的食品安全屏障。
从餐桌到田间,临河公安通过“宣传+检查”双线并进,守护不止“3.15”,更是“36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