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26日电 题:“训练牛人”罗克古
作者 李爱平 张蒙
“我觉得在平时训练中,应该倾向加入模拟救援实战化的内容,始终向实战聚焦!”12月26日,在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第二期战训骨干集训班上,来自呼伦贝尔市支队柴河大队的消防员罗克古发言这样说。
这个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儿,自2017年加入森林消防队伍以来,参加消防局、总队、支队组织的火焰蓝比武共计17次,提起罗克古,身边的战友都笑称他是“训练牛人”。“每年火焰蓝比武,我都会参加,我觉得好好工作的体现就是拼尽全力,在比武上获得荣誉。”工作的第七年,他获评优秀消防员7次、嘉奖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取得荣誉的背后,是辛苦汗水的浇灌。罗克古平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每次训练,他都会给自己加码、加练,跑步时自己常常绑上沙袋背心、深蹲训练时都要加副哑铃,队友们早晨集合出操时,他已经跑完10公里......他经常这样对身边的队友说“唯有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才能找到突破方向。”他的刻苦努力不断影响着身边队友,支队定期开展的网上训练授课,他作为教练员不断分享训练经验,编写的训练教案在全支队得到推广,他教授的6名队员获评总队级训练标兵。
“荣誉对于我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罗克古更加努力锻炼自己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翻船自救、狭小空间破拆、沟谷横渡等多类救援本领;圆满完成重特大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救灾等多项急难险重救援任务;多次参加总队级以上比武,次次载誉……
“我们训练的目的是更好完成救援任务,只有在训练中多流汗,救援才能快速圆满。”今年夏天,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无雨加上雷暴活动频繁,致使大兴安岭林区在短期相继发生了多起雷击火情,先后形成多个火场,森林资源面临被山火吞噬的危险。
罗克古所在的大队,承担2号火场扑打火头的攻坚任务。火场地处原始林腹地,是那次火灾中过火面积最大、火线最长、灭火战斗最为艰苦的火场。火场上浓烟滚滚,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疯狂地吞噬着大片宝贵的原始森林。肆虐的大火不时地沿着树干蹿上树梢、蹿入地下,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立体燃烧。危急时刻,罗克古所在班组全体消防员主动请缨,承担火线上最猛燃火点的扑打任务。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罗克古和队友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生忘死,展开殊死搏斗。他们心中始终只有一个信念,截住火头,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他们的汗水还没有流到发梢就变成了蒸汽,高温的灼痛钻心刺骨,林内一尺多厚的地被物燃烧时产生的滚滚浓烟熏得消防员睁不开眼睛……罗克古背着灭火机冲在最前面,几次被脚下的树枝绊倒。由于山势陡峭,站立扑打困难,他便索性跪在地上扑打,长时间近距离地扑打。他的脸上被火舌“舔”出了6个水泡,膝盖被磨破了,可他全然不顾,硬是坚持到灭火战斗结束。经过彻夜鏖战,他们共扑灭大火头5个,火线16公里,完全控制住了该火场火势,取得扑火战斗的阶段性胜利。
远离家乡到三千余公里外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工作,这个小伙儿从一开始就没后悔过。“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离开家参加森林消防队伍时,他们都还小,只记得哥哥离家很远,每年回来看他们的时间很有限。现在他们上学了,每次想我会给我打电话、发视频,等今年放寒假的时候还准备来看我。”谈到自己的家人,罗克古的心情非常好。
“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年纪,有幸加入这支光荣队伍,如果不去勇敢追梦,怎对得起青春年华。”训练场上,罗克古这样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