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呼和浩特发布“人才强市 25 条” 打造最佳人才生态

2024年12月26日 16:4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26日电 (记者 张林虎)2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使人才政策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保持领先,当地对“人才政策10条”再创新、再优化、再提升,形成了《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六大产业集群”,畅通引才聚才渠道,推进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市人才集聚度、活跃度、满意度持续提升。

  据了解,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目前已汇聚10余名院士、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1000余名核心科研人员和超过5000名技术人员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开展科研项目230余项、申请专利120余项。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王劭凯摄

  另外,全国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获批,引进“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名,培育国内一流创新团队5支,组建了由25名首席专家、领军企业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在草生物育种等领域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在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设人才飞地,招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5个团队,成果转化应用超过50项。全市技能人才突破45万人,“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累计吸引来呼留呼大学生13.7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呼和浩特持续开展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成功打造内蒙古首个“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政策兑现实现“一网通办”,兑现力度和效果大大提高。2024年,呼和浩特市成功入选“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50强”,位居41位。

  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翠芹介绍,“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更加注重做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层次、推动产才融合、平台载体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服务保障。

  呼和浩特市聚焦“刚柔并济”引进人才,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人才总量突破80万。同时加大本土人才的培育激励力度,全面优化人才结构,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名医名师、技能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计划用3—5年时间,梯次培养一批工程技术、教育医疗、经营管理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同时,呼和浩特市将加强与驻呼院校合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更好地实现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坚持服务于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建设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项目、技术的吸引集聚作用,提高人才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益,使首府成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汇聚之地。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将围绕人才分类评价、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方面,鼓励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建成一批人才改革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持续巩固、全面提升。同时,对青年人才发放租购房补贴、安家费等好做法、好经验,我们在此次政策升级中全面吸收,让广大青年人才能够充分享受“青城礼遇”、感受首府温暖。(完)

编辑:
图片新闻
  • 呼和浩特市与蒙古国色楞格省成功举办友城5周年纪念活动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在呼和浩特启动
  • “钓鱼是次要的,玩儿是正事”——中俄界河冰钓活动举行
  • “草地老乡”御寒毛靴成今冬青年时尚单品
  • 中国人寿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深入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
  • 中国银行巴彦浩特分行持续提供高水平普惠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