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13日电 (李爱平 李向东)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对交管事业的新需求为导向。12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获悉,该大队用交通安全管理的“一束光”照亮群众出行的平安路,为暖城鄂尔多斯注入了交管温度,为暖城善治贡献了交管智慧。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巧妙运用“柔性执法”杠杆儿,以法律法规为支撑,撬动“政策红利”,让群众在“宽严相济”的执法环境中感受到人性化执法的温暖。
“前几天,我因着急买菜回家做饭,将车辆停在马路边,结果被交警查,本以为这罚款是逃不掉了,没想到交警并没有开罚单,告诉我这属于不按规定停车‘首违免罚’的情形,现场还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以后我一定要遵守交规,做文明交通的参与者。”首次违停没有受到处罚的康巴什区居民贺某对这种人性化执法的方式交口称赞!
“首违免罚”是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副大队长郝彩雨说:“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断彰显人性化执法理念,首违免罚、轻违不罚的改革举措出台后,我们不折不扣进行了落实,有效拉近了警民关系,交管工作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康巴什区不仅是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慕名前来的外地游客不断增多,人流车流压力日益剧增。如何才能擦亮“暖城交警”这张新名片,给大家留下暖心印象?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通过警力下沉、服务前移,用暖心之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持续在交通疏导、停车管理、宣传教育上发力,尤其是通过预约办、延时办、容缺办、网上办等多项便民利企举措,让群众感受到优质高效的车驾管服务。
同时,延伸服务触角,搭建便民服务点,免费为奔波在异乡路上的大货车司机及游客朋友们提供热水、食物、药品等服务,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对于被困的游客和司机“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受到暖城交警的热情与关怀。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通过改造道路数据采集系统、优化信号控制策略、提升交通应急服务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强化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交通出行者的出行品质与驾驶体验。
以鄂尔多斯大街为重点,现已完善数据信息采集,根据流量分析结果,对各路口信号配时采用高峰专家方案、平峰绿波、夜间自适应的调优策略,实现信号调配由“固定”转变为“自动”,提高了交通流畅度,有效减少了道路的通行时间和停车延误。同时,实现多项违法行为自动取证。
因业务需要,经常到康巴什区办理业务的东胜区居民白林芳由于记不清路,基本靠导航行驶,在鄂尔多斯大街导航里有时会提到“绿波路段”。她说:“遇上绿波路段时,一路都是绿灯,根本不用停车等待红灯,很是节省时间,非常爽!”
从“一盔一带”到“一校一策”,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履职尽责,时刻紧绷“安全弦”,打出宣传教育、优化管理“组合拳”,努力做群众平安出行的“守护神”。
康巴什区居民尹桃说:“现在,只要骑电动车就不由自主的想戴头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为改善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平安出行,大队按照“定岗、定人、定责”模式,完善“护学岗”勤务制度,确保“见警灯、见警车”,采取“教育+劝导+曝光整治”的方式,加大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整治力度,让文明驾驶、规范停车成为校园周边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路畅人安的美好画卷在康巴什交管人的精心描绘下,尽显舒心舒适的“温暖色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