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开鲁县:劳动基地促成长 知识技能同丰收

2024年08月14日 14:5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学生在采摘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幸福。 张楠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4日电 (刘文华 秦英)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认知”到“实践”,在劳动中回归教育本真。开鲁县把劳动课堂搬到劳动基地,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会、亲自实践,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开鲁县开鲁镇北兴中心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蔬菜瓜果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学生代表正在这里开展成果收获实践活动,在亲手采摘和品尝硕果中感受丰收的气息,享受收获的快乐。

  “从种到收,采摘的是果实,享受的是快乐,收获的是成长。让我们学到了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幸福,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意义,深刻体会到勤奋刻苦学习不是口号,应该说到做到。”开鲁县第三中学学生秦书画边采摘边说。

  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鲁县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等县直5所中小学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每所学校2000平方米,用于学生种植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在这里开展耕种、锄草、采收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开鲁县开鲁镇北兴中心校校长叶双林介绍,暑假期间,让学生分期分批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亲近自然,丰富劳动体验,享受劳动乐趣。通过参与劳作,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价值。

  开鲁县实验小学学生吴梓轩高兴地说:“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蔬菜和农作物,我要从小主动劳动,因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在这里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种地的不易,感受到了丰收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喜悦。”开鲁县实验小学学生李萨说。

  最美的劳动在田间,最真的教育润心田。多年来,开鲁县坚持“五育”并举,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们从课堂走进田地,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际操作中感受劳动之美,领悟劳动价值,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鲁县开鲁镇北兴中心校校长叶双林介绍说。(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考古发现辽代陪葬车坑
  • 大兴安岭云海日出美轮美奂 如同梦境
  • “缘起七夕 爱满青城”交友联谊活动在呼举行
  • 澳门日报:台胞访黄河“几字弯”
  • 那达慕竞技场上的“她力量”:闪耀赛场,蓬勃生长
  • 15国侨商代表相聚内蒙古 为发展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