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回访牧民特古斯门德家用电情况。
企业为驻地嘎查修路。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21日电 题:西乌珠穆沁草原:牧企共奏富民兴边“协奏曲”
作者 奥蓝 鲁晓兴 朝鲁门
沿着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经济开发区公路一路向东,一片郁郁葱葱中,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露天矿排土场映入眼帘。
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露天矿建设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赛音温都尔、额日登宝拉格、乌兰图嘎三个嘎查辖区内,是集煤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这里不仅是能源的重要产地,还是当地牧民的好“安达”。
“今年4月,我家终于通上了网电,这对于牧民来说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节省了很多支出。”特古斯门德是乌兰图嘎嘎查牧民,这里部分牧民家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之前没有网电,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在了解情况后,2023年一期通网电项目开始施工,今年4月份,一期内的11户牧民已经用上了网电。特古斯门德是20户受益者之一。
特古斯门德说,如今牧区生活好了,家用电器多了,之前用的是风光互补发电,在阴天或者风力小的时候家里的电气设备都供不上电,机井还要定期卖柴油用发电机才能抽水,现在这些完全不用担心了,通了网电后全都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去年(2023年)底,施工人员在寒冬中施工,一边忍受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一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非常辛苦。”
在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计划部,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呼格吉乐图,2013年入职的他如今计划部的一名员工,周边牧民有急事、难事都愿意找他帮助。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露天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号召,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从水、电、路、医疗、教育、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千余万元。
扎根在草原,守护好绿水青山也是职责所在。据了解,自国家绿色矿山工作开展以来,企业先后投入3.36亿元用于矿区绿化与环境改善,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结合矿区生态实际,制定了生态修复总体方案,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致力打造‘自维持、免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林、草、矿’三位一体的人工生态型矿区。经过几年时间,逐渐摸索出一条以生物措施固本恢复植被系统、以工程措施固形建立生物的立地条件,实现两种措施优势互补,以达到恢复植被、恢复生机,维持生态平衡良好效果的绿色发展之路。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在努力建设绿色矿山的同时,构建共享绿色文明、安全和谐的发展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