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21日电(记者 张林虎)“改造得最好地方要数新建的西纸记忆展厅,来这里看看会让我们想起曾经奋斗的人生,不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后来的衰落,都是一种怀念。”66岁的尹玉光老人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纸小区的老党员,曾是西纸厂的职工,看着展厅里的影像资料感慨地说道。
迎着晨曦走进西纸小区,晨练的老人们已经开始健步走、跳广场舞、打太极……一招一式无不透露着安适与惬意。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搬迁、老旧小区改造让人们拥有了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活环境,夯实了民生保障基础。
西纸小区是原内蒙古西山咀造纸厂职工住宅区。西山咀造纸厂1958年建厂,2016年响应国家号召,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关停,兴衰成败近60年,为乌拉特前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代西纸人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西纸厂,与企业同成长、共沉浮。
企业关停后,小区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日渐落后,给居民生活造成了许多困难和不便,急需改造升级。
为了关怀好西纸职工,保障他们的幸福生活,旗住建局党组和东兴一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征求居民建议,按照“一区一策”的工作理念,对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推动城镇面貌持续改观,助力百姓共圆“安居梦”。
改造过程中,党员干部每天出面化解因改造引起的生活问题和邻里纠纷,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开展。针对西纸小区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增设了无障碍坡道,硬化改造步行小道、新建广场、凉亭,栽植国槐、海棠等花草,提升小区环境。安装健身器材,居民随时随地可健身、跳广场舞、休闲娱乐。打造红色文化墙,将居民公约、西纸精神等正能量融入社区文化中。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多处垃圾分类收集点。不仅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同时改造了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和药店等场所,强化了服务功能,老旧小区环境有了新模样。
改造后的西纸小区尽可能保留西山咀造纸厂原有的建筑风貌,并专门新建了562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和“西纸记忆”展示厅,全面回顾总结了西纸发展历程,为西纸居民留下了曾经的“老味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