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昔日国贫县今日喜洋洋 内蒙古化德县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月17日 16:46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17日电(田礼军)六月的内蒙古化德县,奋发有为,朝气蓬勃!

  在内蒙古化德广袤的大地上,田野间,万象“耕”新,播种一片繁忙;车间里,机械轰隆,工人穿梭,一片热潮涌动。

  近年来,化德县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有利机遇,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着力打造“四大基地”“三个中心”,从农业创新到蔬菜加工,从服装制造到废料利用,从产品研发到电商发展,输出和引入间化德县的工业、农牧业、服装业“内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一路向好。

  工业发展冲刺“开门红”

  “化德县将着力抓投资、抓项目,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为目标,坚持扶持非公经济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理念,同企业家交朋友、支持企业、服务企业。营造更宽松的营商环境,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2月17日,北京招商洽谈会上,化德县委副书记、县长刁春海的一番话,赢得在场众多企业家的掌声。

  在疫情蔓延和全国经济下行双重冲击之下,化德县招商引资顺势而为,逆势上扬,2022年招商引资迎来“开门红”。2月17日—19日,县委副书记带领县发改委、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中心等部门负责人赴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与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洽谈,成功签约4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4亿元。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30.45亿元,目前复工项目8个,新建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4个,全县拟招商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引资额125亿元。数字实实在在,成绩闪光亮眼。

  走进内蒙古华宸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贵国的办公室,展架上的一套强化骨质瓷材质的“正德碗”牢牢抓住了记者的目光。瓷盘光泽亮丽,色泽饱满,呈现出色彩丰富的立体珐琅彩效果,“福牛春碗”的图样更为瓷器平添了几分贵气。

  “这套瓷器是中央电视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专属发行的生肖福礼,全国限量20万套。你看这釉料无铅无毒,透光度好,用的正是我们公司的花岗岩,经五次高温烧制……”说起自家的产品,李贵国滔滔不绝。

  走进产品研发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的做着各自手头上的工作。在化德县长顺工业园区内,各个工厂内皆是开复工后,忙碌、热闹的场景。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长顺工业园区现已形成了“一区三园”的产业格局,合金新材料园主要发展锰、铬、镍、硅、钛等金属冶炼,陶瓷原料及下游产品,并综合利用建材、废渣及余热余气等。园区内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6亿元,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化德县全部规上企业数的72%、产值占全部规上企业产值的93%,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及增加税收和解决就业的重要平台。

  农牧业收获“满眼绿”

  走进白音特拉乡白音特拉村李占金家的蔬菜大棚,小白菜翠绿欲滴,香菜清香扑鼻、水萝卜晶莹剔透,垄沟间干净整齐,各类蔬菜长势喜人。李占金夫妻俩正在将刚刚摘下的小白菜、生菜、茼蒿菜等新鲜蔬菜分拣、打包,运菜的货车已等在门口。一车车新鲜、放心的蔬菜将送往各大农贸市场,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以前我在张家口种了十多年蔬菜。近几年,家乡变化大,经济发展好,我们就回乡自建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菜全部供应当地,收益特别好,你尝尝这白菜可甜了。”说着,李占金掰下一片嫩白的菜叶,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化德县依托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生猪、肉羊四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200余个大棚,与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当地群众流转土地有租金、大棚务工有薪金,最大限度激活资源、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增加经济收入。未来化德县将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副乡长王蒙峰向记者介绍,“白音特拉乡共有种植大棚63座,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下一步我们乡将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使农民稳定增收。”

  近年来,化德县引导、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不断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效显著。现如今,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黑枸杞、蒙古野果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结合柠条等灌木实施柠条深加工,并在有种植意向的35个贫困村发展庭院经济。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该县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林,搞生态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更令人欣喜的是,总规划6010亩的化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于2023年底全部竣工。据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园现竣工区域,已有12家农牧企业入驻,园区全部建成后,可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同时还能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园区企业产品建立更好的销售渠道,使园区企业规模化生产走向成熟发展之路。

  服装业“播”得“满堂彩”

  “各位老铁下面介绍的这款棉裤是我们厂的网红产品。它采用最新科技材料,不仅更轻薄、舒适,而且可随时随地充电……”正在直播带货的这位,在化德县服装行业可谓家喻户晓,她就是化德县祥华福利服装有限公司经理史占花。

  受疫情影响,线下实体经济一度陷于停顿,而短视频、直播带货却异军突起,成为疫情影响下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在复工复产大潮下,更成为县域经济复苏的强力推手。史占花抓住直播带货机遇,为自家的服装销路另辟蹊径。

  走进祥华福利服装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款式不同、颜色各异的驼绒大衣、棉衣、棉裤把展厅映衬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史占花指着库房外正在装车的几大包服装告诉记者:“这批大衣都是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出去的,虽然已进入夏天,但亲肤的材质和亲民的价格,还是让产品颇受青睐。”

  说起化德县县域经济,不得不提到服装产业。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其产品羊(驼)绒絮片防寒服装融合了蒙古民族特色,加入了本地特有的羊(驼)绒絮片,经过20多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是该县县域经济一项劳动密集型富民支柱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各类絮片服装生产厂家达到100多家,所生产服装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产品远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和300多个县市,并出口俄罗斯、蒙古国等地。年产量稳定在1500万件左右,产值12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3.2万元。2007年被自治区评为“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企业示范工程”;化德县被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命名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中国羊(驼)绒服装产业名县”等称号。

  2013年以来,化德县以打造“中国驼绒絮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总投资20亿元,规划了服装双创园,年产1000万件,实现产值10亿元。2017年,通过蒙驼王、达远制衣两家企业,带动贫困人口180人,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

  曾经,这里风浊沙化、环境恶劣、贫穷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

  如今,这里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强势入驻,一个个项目加紧施工,一批批产品远销各地……(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当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郝建新同志纪实
  • 鄂尔多斯市烈士纪念设施和烈士事迹调查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 海拉尔区检察院开展“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
  • “犇”向好日子:说说我的绿色获得感
  • 一面“迟到”的锦旗 一份真挚的谢意
  • 消防“520”,来点不一样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