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17日电 题:锡林浩特:“有效”举措破解急难愁盼,推动为民服务高效化
作者 奥蓝 何巧兰 董海昱
在基层,如何推动为民服务高效化?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正在进行一场变革。当地持续在政策宣讲、为民服务、典型引领上精准发力,以“有效”举措破解急难愁盼,以“暖心”融入强化服务效能,让变化看得见、温暖感受得到、共识凝聚得起来。
以“求解”思维广泛纳谏。巩固拓展“开门教育”经验成果,各级领导干部运用“两代一委”履职服务日、“书记家访”等特色载体,深入一线开展调研784次、收集并办结群众意见840条;各部门单位创新推出“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式服务、“有事您说话”民意直通车、“流动办公桌”上门服务等特色举措,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97条,形成“收集—研判—办理—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有力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以“化解”思维解决民需。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承诺领办、协同联办、全程跟办等方式,推动住建、医疗、教育领域6项民生实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探索党员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打造“党员中心户开放日”“金枝调解室”“田间地头议事会”“奶茶议事厅”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构建“意见清单+服务清单”联动模式,推动解决水电路讯升级、饲草储备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7件,累计服务群众4.1万余人次,同步整治殡葬服务、“校园餐”安全、“三资”管理等民生重点领域问题36个,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破解”思维创新发展。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工作思路,苏木嘎查构建“企业+牧民”合作模式,推进乌珠穆沁羊溢价收购与羊源锁定项目,打造稳定可靠的“订单式”产销渠道,拓宽集体经济增收途径。街道社区创新搭建“希望yes”“助农集市”“睦邻菜篮子”等工作载体,为居民群众、市场经营者打造“零费用”产销对接平台,有效发挥经济纽带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