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政策研究室获悉,过去一年,二连浩特市全面起底党委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审计督察等反馈问题165项,分门别类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51项,破解了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口岸开放平台能级显著提升。
——中蒙经济合作区建设加速推进。中蒙经济合作区历经10年获得正式批复,二连浩特市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模式明确、招商引资等工作。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共同发展总体方案等核心文本相继获批。中方区域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初步具备企业入驻条件。通过“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洽谈”相结合,积极对接力锐集团、中建七局、贺普药业、东建新能源科技等投资意向企业20余家,推动首个招商引资项目年产3万吨高纯石英砂项目落户合作区,为合作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边民互市贸易渐成规模。抢抓国发〔2023〕16号文件出台机遇,二连浩特市充分利用“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8000元人民币以下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区积极推行“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建成投运边民互市贸易区B区、互贸商品二级市场,引入企业大力发展以羊绒、肉类、亚麻子等进口产品为主的商品加工产业,形成“以贸代工”、“以工促贸”的良性循环,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目前,全市有落地加工企业19家,边民互助组16个、边民合作社7个,互市贸易年交易额突破5亿元。
——跨境电商发展强势崛起。充分发挥中蒙跨境铁路、公路双通道优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获批。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推出“跨境电商+TIR”模式,建立TIR专窗联络机制,实现现场快速办理系统审批、查验“一站式”快速通关,货物通关时间压缩60%以上。目前,全市入驻二连浩特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企业7家,完成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79.4万单,交易额9457.3万元,涵盖日用百货、服装等200余种商品。跨境电商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并逐步成为二连浩特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