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5日电 题:乌兰察布:闻 “汛” 而动 筑牢防汛保电“安全线”
作者 张林虎 顾亮 李星桥
近期,乌兰察布市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输电管理处闻“汛”而动,迅速吹响保电“集结号”,全面落实各项防汛保电措施,保障线路稳定运行,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可靠用电撑起强劲“保护伞”。
闻汛而动,织密防汛“安全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输电管理处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线路运行状况,统筹协调抢修力量和物资调配,确保信息传递及时、指挥调度高效。
汛情就是命令。输电管理处迅速组织党员突击队、防洪抢修人员共272人次,对辖区内输电线路开展全面隐患排查。重点针对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跨越河流沟谷等特殊地段的杆塔基础、拉线装置、防洪设施进行细致检查,建立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采取加固杆塔基础、清理排水通道、增设防洪挡板等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线路设备安全度汛。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8处。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巡检眼”
输电管理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获取天气变化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现对线路设备的实时、精准监控。
与此同时,无人机巡检团队发挥灵活机动、视野开阔的优势,对山洪易发区段、交通不便区域的线路进行高频次巡检。通过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及时发现杆塔倾斜、导线断股、绝缘子闪络等隐患,为抢修工作提供准确依据。据统计,防汛期间无人机累计巡检里程达30公里,发现并处理隐患15处。
物资充足,筑牢防汛“后勤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物资储备就是战斗力的保障。该处组织了多支应急抢险队伍,定期开展防汛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同时,对物资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
此外,工作人员对沙袋、抽水泵、照明设备、抢修工具等物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沙袋的缝线是否牢固,确保在装填沙土后能够承受洪水的冲击;测试抽水泵的性能,保证在积水严重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排水;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池电量,确保在夜间抢修时能够提供充足的光线;调试抢修工具,保证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每一件物资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确保性能良好、随时可用。
党员突击,冲锋防汛“最前沿”
随着防汛警报拉响,输电管理处迅速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这些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党员组成的队伍,在防汛保电的战场上始终冲在最前面。
在这场防汛保电的战斗中,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输电管理处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成功抵御了暴雨的侵袭,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用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