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保险是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金融保险行业服务民生指明了方向。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瑞众保险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于服务根系,以高效理赔践行承诺,以温情服务守护民生,在筑牢民生安全网、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权的实践中,彰显国有金融企业的政治担当与时代使命。
时代使命:把“人民至上”镌刻在保障一线
“保险,保的是风险,暖的是人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保险行业既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安全网”,更是传递民生温度的“连心桥”。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健康保障、风险防护等需求日益多元,这要求保险机构必须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把服务民生作为根本价值追求,真正成为群众“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的风险守护者。
瑞众保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决策部署,始终以“服务民生”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赔是检验保险价值的试金石,公司从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效率、强化人文关怀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将“高效赔付”与“温情服务”贯穿保险服务全周期,让“白纸黑字”的保险合同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民生保障,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让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频共振。
案例纪实:一“赔”一“护”间的生命守护
“两次重疾突袭,是瑞众保险的‘及时雨’让我挺过了人生至暗时刻。”回忆起三年来的求医路,内蒙古客户Z女士眼中泛起泪光。2022年5月,她因牙龈出血、全身乏力就诊,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一被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畴的重症,瞬间将家庭拖入困境。
住院治疗期间,Z女士通过瑞众保险“微信理赔”通道提交申请。公司理赔人员第一时间响应,仅用1个工作日便完成资料审核、责任认定等全流程工作,确认其病情符合保险合同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保障责任,随即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及医疗费用21.2万余元,并豁免后续保费11.5万余元。“拿到赔款时,我正在治疗,这笔钱不仅解了治疗费的燃眉之急,更让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Z女士的声音里透着重生的力量。
疾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Z女士因同一疾病多次住院,瑞众保险通过“一案一议”快速理赔机制,累计赔付30.7万余元;2023年初,她再次被确诊直肠癌,公司迅速启动二次重大疾病赔付流程,依据“恶性肿瘤”责任给付保险金及医疗费用24.4万余元。三年间,两次重疾、多次治疗,Z女士累计获得赔款77万余元。这笔“救命钱”不仅覆盖了医疗支出,更让她得以安心接受系统治疗,如今身体已逐步康复。“是瑞众保险的守护,让我重新站了起来。”Z女士赠送的锦旗上,“诚信服务暖人心 民生保障显担当”14个字,道出了群众对金融国企的信任与认可。
行业启示:以“专业+温度”筑牢民生保障网
Z女士的经历,是保险行业践行“金融为民”的生动缩影。从“被动赔付”到“主动服务”,从“事后补偿”到“全程守护”,新时代的保险服务正以更具人文关怀的姿态,深度融入国家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瑞众保险的实践,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坚守“保障本源”,让民生需求“有回应”。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瑞众保险将产品研发与民生痛点紧密结合,构建起覆盖健康、养老、意外、财富管理等多领域的产品矩阵。针对重大疾病患者,建立“重疾一日赔”“上门理赔”等快速响应机制,让保障精准触达最需要的群体。
深化“科技赋能”,让服务效率“有提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服务”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客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报案、资料上传、进度查询等操作,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7×24小时响应理赔咨询,确保服务“不打烊”、关怀“不断档”,让科技的温度直抵人心。
“金融为民,枝叶关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瑞众保险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坚守金融本源、聚焦主责主业,以更优质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更温暖的守护,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进人民福祉贡献金融力量。让“保险温度”温暖更多家庭,让“民生保障”托举更多幸福,这是国有金融企业的使命所系,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最坚定的践行。(张志强 温敏)
免责申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