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苍天般的阿拉善:当浩瀚大漠邂逅居延文化,开启北疆文化沉浸式之旅

2025年07月05日 11:20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4日电 (记者 陈峰)7月17日至21日,阿拉善盟展区将以“苍天般的阿拉善”为主题,融合“沙漠、胡杨、航天、居延、骆驼、岩画、奇石”七大文化IP,打造五大沉浸式体验板块,让观众在沙山湖泊的光影中触摸历史,在航天科技的脉动里感知未来。

  沙漠秘境:世界遗产的自然史诗

  2024年,“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本届文博会上,阿拉善展区将还原沙山与湖泊共生的地质奇迹,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奇峰耸立、鸣沙悠扬、群湖如镜、神泉涌动、古庙静谧的五绝奇观。并在现场推出“巴丹吉林沙漠探险之旅”线路,带领观众走进“世界沙漠珠峰”——必鲁图峰,聆听世界最高鸣沙山的自然交响,邂逅144个翡翠般的沙漠湖泊。

图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航天圆梦:大漠深处的星辰烙印

  祖国航天事业的摇篮——东风航天城在阿拉善大漠深处书写传奇。回望历史影像,从东风航天城建设初期的夯基立柱,到东方红卫星划破苍穹的历史时刻,从载人航天飞船20次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各族群众为支持祖国航天事业让出最好牧场的家国情怀……时光在此凝结成中华民族逐梦星海的精神坐标。

  在阿拉善盟展区,载人航天精神的大漠传承可感可触——观众不仅能打卡拍照留念,还能与AI智能航天员实时互动,通过VR技术还原神舟飞船发射场景,沉浸式探索星辰奥秘,近距离触摸中国航天的精神丰碑。

图为火箭发射现场。

  文化遗产:简牍与岩画里的文明密码

  居延汉简的墨痕未干,曼德拉山岩画的图腾仍在低语。阿拉善展区将以数字化形式呈现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每一片简牍都在述说着古居延地区中央集权对边疆的治理,诉说着中华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历史长卷。此外,观众可以挥动手势轻松解锁曼德拉山岩画密码,并亲手拓印6000年前的岩画图案,感受“美术世界活化石”的千年魅力。

  非遗文创:指尖上的北疆活态传承

  马鬃绕线堆绣以万根鬃毛勾勒靓丽北疆的壮阔图景,萨吾尔登舞蹈以欢快的节奏舞出北疆文化的蓬勃律动……多项国家级非遗在阿拉善展区绽放异彩。展区将打造非遗手作区,展示蒙古族皮雕、彩玉、岩画金胎杯等非遗和创意产品,让千年非遗以现代设计语言焕发生机。驼绒系列服饰、驼乳化妆品、素有“沙漠软黄金”之称的驼奶、“食药同源”的肉苁蓉等“阿拉善礼物”,将大漠特色融入生活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靛蓝生产商将携原料级靛蓝粉亮相文博会,尽显传统染色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魅力。

  智慧文旅:科技赋能的沉浸之旅

  到智慧文旅展示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打开“一机游阿拉善”小程序,阿拉善英雄会、沙漠文化旅游节、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文旅IP一键解锁。展区通过数字化展示将巴丹吉林沙漠的广袤、胡杨林的绚烂、居延海的静谧、贺兰山的巍峨浓缩于方寸之间,让观众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中,全景式感知阿拉善“一步一景一千年”的独特魅力。“单车欲问边,蜀国过居延”的先民生活场景在此再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境在此鲜活,“神舟飞天处,驼铃响千年”的传奇在此交织。

图为多彩的湖泊。

  7月17日-21日,诚邀您共赴这场自然与人文的盛宴,阿拉善展区期待与你的邂逅,苍天般的阿拉善欢迎您!(完)

编辑:李爱平
图片新闻
  • 根河源免费观光小火车开启生态文化新体验
  • “缘定北疆千人相亲”大型主题活动将于7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 2025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内蒙古队摘冠
  • “政银保企”四方联动聚力护航外贸
  • “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内蒙古移动以数智化擘画塞北沃野的智农新篇
  • 呼和浩特北垣小学学生用手势舞“书写”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