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锡林郭勒:亮剑沙海 为绿而战

2025年05月07日 10:1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7日电 题:锡林郭勒:亮剑沙海 为绿而战

  作者 奥蓝 巴雅尔图

  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号角吹响以来,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敖伦淖尔嘎查牧民高娃,主动将自家6000多亩草场申请了禁牧,创办了一家公司,配备10台自动化草帘编织设备,专门生产稻草帘等治沙物料。

  通过“技术培训+灵活就业”模式,该公司吸纳带动50多名农牧民增收,帮助他们实现了“顾家、治沙、挣钱”三不误的民生价值。2024年9月至今,该公司已完成700万米订单,实现净利润24万元,带动牧民增收105万元。

  敖伦淖尔嘎查牧民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保护与收入增长的双赢,是锡林郭勒盟科学决策、综合施策,建立多元治理机制,统筹推进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一个缩影。

  浑善达克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中距京津最近的沙地,是京津风沙源的主要策源地和路经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为4809.5万亩,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的83%,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主战场。

  鏖战沙海,需要科学的治沙思路。锡林郭勒盟根据治理区域降水量、植被分布特点、立地条件类型,统筹考虑沙地分布状况和沙化程度,制定出台《坚决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划分“五区两带多点”治理区域,采取项目配套、灌草结合综合治理措施,统筹推进沙地治理。科学编制实施了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2024年标志性工程和国省干线两侧可视范围流动沙地治理2个实施方案,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2024年,全盟共完成沙地治理379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7%。

  农牧民是防沙治沙的生力军,也是直接受益者。锡林郭勒盟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确定“谁的草场谁申请、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机制,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2024年,全盟有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6000余名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承担建设任务占工程总任务的70%以上,人均增收1.2万元。多种模式联动“解锁”治沙难题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实践中形成了“项目+农牧户+管护”“建设+合作社+农牧民+管护”等模式,实现了“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就业走”。

  作为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正蓝旗推出了“合作社+农牧户”“合作社+农牧户+企业”以及“企业独立实施”三种治沙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资源,还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

  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西部源头的二连浩特市,采取EPC联合体模式和“国企+集体经济”的方式,将内蒙古林草生态公司确定为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主体,并与4个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紧密携手,形成治沙共同体。

  同时,对治理难度小、流动沙地面积少、任务较轻的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和多伦县4个旗县市,实施以流动沙地工程措施全覆盖的歼灭战标志性工程,完成治理面积21.5万亩,为全盟防沙治沙工程树典型、立标杆。

  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锡林郭勒盟通过畜牧业转型升级、浑善达克沙地及半农半牧区发展肉牛规模化舍饲养殖等措施,引导牧民算生态账、科学养殖,在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舍饲牛羊不放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行“放牧+补饲”“全年禁牧+舍饲”等模式,减少天然放养牲畜总量,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助力沙地治理和草原休养生息。

  今年,锡林郭勒盟将完成沙地治理566万亩。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乌日根巴雅尔表示,今年,锡林郭勒盟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水定绿,实施节水行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拓宽以工代赈范围,引导农牧民深度参与防沙治沙,努力实现治沙增收双赢。(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产业增速领航 固投破百跃升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