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扎赉诺尔区绿缘创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的小白菜销量可观。 胜利 摄
图为阿荣旗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 李刚 摄
图为莫旗尼尔基镇丰华村村民正在加工准备出口的滑子蘑。 蒋希武 摄
图为苍术种植基地喜迎丰收。 田林鑫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6日电 题:呼伦贝尔:村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作者 张玮 胜利
“春节前后,蔬菜产量将大幅提高,预计单日最高采摘新鲜蔬菜量能达到200斤左右。”年关将至,颜瑞雪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寒冬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绿缘创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户颜瑞雪在大棚里种植了一亩小白菜。
“自去年12月末上市销售,现在每天售出小白菜大约120斤。”颜瑞雪说,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种植技术,“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
近年来,呼伦贝尔乡村振兴以产业作支撑,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当地民众不断富了起来。
这几天,阿荣旗六合镇曙光村农民岳勇在自家烘干机房烘干粮食,“今年我家种植了玉米和大豆,通过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
阿荣旗实施“菜单式”庭院经济项目扶持,庭院经济成为乡村建设的“法宝”。在这里,像岳勇这样的职业农民有很多。
阿荣旗政府官方称,该旗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业生产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下称莫旗)尼尔基镇丰华村的村民变成产业工人,他们在家门口挣钱,将加工好的滑子蘑整装准备出口。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莫旗把特色种养殖打造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增长点。如今,黄菇娘、中草药、绿色水稻、肉牛、白鹅等一批特色种养殖项目已成为引领莫旗农民发家致富的朝阳产业。
记者了解到,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与扎兰屯市天原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中草药苍术1043亩,成为带动职工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呼伦贝尔市投入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10.7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衔接资金3亿元。
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凸显、奶业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如今,幸福之花正在呼伦贝尔遍地开放,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