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2日电 题:车轮上的守护者 初心下的担当者
作者 伊博
“咱呼市的公交车太厉害了!这么晚了还能把你送回来,真是太好了!”每当回忆起暴雨夜乘客报平安的电话里传来这句话,呼和浩特公交司机彭博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句话,是对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公交安全运营岗位的最佳褒奖。
202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城市突遭暴雨侵袭,多处路段积水严重。作为公交五公司最后一班车的驾驶员,彭博完成车辆检查后准时发车。他说:“乘客的等待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当车辆行至海东路路段时,积水已漫过路沿,他只能驾驶车辆缓慢行驶,每到一站便打开车门大声告知乘客慢行上车。行至地震局站时,前方公主府公铁立交桥被积水彻底淹没,交警明确告知道路封闭需绕行。
“当时脑子里只有‘安全’两个字。”彭博立即向上级汇报,在得到“确保安全”的指示后,临时脱离原路线绕行,他停下车向执勤交警询问路况,得知兴安路、公主府公铁立交桥均已封闭,仅丁香路可通行后,他第一时间向车上乘客解释情况。让他意外的是,乘客们非但没有抱怨,反而纷纷表示“相信你能把我们安全送到”。
昏暗的车灯照亮了积水路段,也照亮了乘客们回家的路。遇积水缓慢行驶时无人嫌慢,积水漫入车厢地板时无人抱怨,安静的车厢里充满了理解与期盼。经过鼓楼立交桥下、昭乌达路、大学路等严重积水路段后,当晚11点左右,车辆终于驶上安全道路并恢复原线。看着乘客们纷纷给家人报平安,彭博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安全运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肩上扛着的是无数家庭的牵挂。”
除了公交运营,彭博还承担着校车运输任务,成为了同学们口中的“安全守护神”。202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天已全黑,一名学生突然跑到他面前哭着说坐错了车,且没有手机联系不上家长。彭博立即将车安全靠边,拿出自己的手机让学生给家长打电话。在与家长沟通后,他约定让家长到公交二公司接孩子,并继续完成剩余运营任务。当晚8时30分,当家长赶到公交二公司,握着彭博的手不停道谢时,他动容地说:“只要孩子上了车,就绝对不会出事,任何一辆公交车都不会让孩子走丢。”
“开公交不是简单的‘踩油门、转方向’,手里握着的是数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刚入职时师傅的这句话,彭博至今刻在心里。每天清晨5点,城市还在沉睡,他就提前半小时到岗,绕车检查轮胎纹路里的小石子、测试刹车灵敏度、查看灭火器压力值,哪怕是座椅螺丝松动这样的小事,他都会及时报修。“有人说我‘太较真’,但安全隐患往往藏在细节里。”
在日常行驶中,彭博总结出“三慢两看一停”的驾驶口诀:经过学校门口要慢、途经老旧小区要慢、遇到雨雪天气要慢;看信号灯变化、看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必须停车等待。在内蒙古医院、九州商厦等大站,面对身体不适的特殊乘客,他总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叮嘱大家坐稳扶好。
“公交驾驶员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彭博说,无论是暴雨中的前行,还是校车上的守护,都是他作为公交人应尽的责任。未来,他会继续以“零事故”为目标,以“暖服务”为追求,把每一次发车都当作第一次出发,用责任与爱心,让公交车成为城市里最安全、最温馨的流动风景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