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额济纳旗:以法为盾 援调联动解民忧

2025年10月28日 14:30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8日电 (白小森)“没想到不用打官司,靠你们的帮助,没几天就拿到了工资!”捧着追回的7000余元薪资,农民工赵某某难掩激动,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这起欠薪纠纷的快速解决,正是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实施“援调联动”为农民工维权的生动实践。

  赵某某在某装修项目务工,工程完工后,雇主马某某以“项目款未支付”为由,拖欠其7000余元工资。多次协商无果,生活急需用钱的赵某某焦急万分,在工友提醒下,他来到额济纳旗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工资。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指派“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蒋丽芹提供法律援助。

  蒋丽芹律师来自山西太原,从事律师行业已经十年有余,执业期间长期聚焦重大疑难案件诉讼,因热衷法律援助事业,2025年9月主动请缨来到额济纳旗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接到指派后,蒋律师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与实战经验,协助受援人梳理考勤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明确维权路径。同时,中心迅速对接东风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为缩短维权周期、降低成本,双方决定优先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调解现场,蒋律师从法律层面切入,向马某某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明晰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人民调解员则从情理角度出发,结合赵某某务工的艰辛与家庭压力,引导其换位思考。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推动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马某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将7000余元工资全额支付给赵某某。(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红山先锋”党员突击队助力宁城猫砂产业升级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香蕉落户北方沙漠
  •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菲律宾商报: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秋季鸟类较去年增长近四成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