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扎鲁特旗:辣椒种植闯新路

2025年10月22日 16:56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2日电 (刘文华 白敖敏)金秋十月,扎鲁特旗乌额格其牧场的田野间涌动着丰收的热潮。连片的辣椒田如红毯般铺展在大地,饱满鲜亮的红椒缀满枝头,大型收获机械穿梭其间,轰鸣声与农户的笑语交织,奏响了秋日里最动听的“丰收欢歌”。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与扎实的产业基础,当地正以特色种植为抓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火红”动能。

扎鲁特旗乌额格其牧场,“火红”的辣椒。白敖敏 摄

  走进乌额格其牧场黄花山分厂鸿权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千亩辣椒地里,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是火红的色彩,沉甸甸的辣椒挂满枝头,让人直观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这周天气晴好,正是收辣椒的黄金期!”合作社成员董春涛一边盯着采收机械作业,一边介绍,“为了抢农时、降成本、提效率,我们提前联系好了大型辣椒收获机,规模化作业既省力,又省钱,还能及时把辣椒收回来,避免了天气原因受潮变质。”

  2025年,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合作社牵头整合土地与人力,带动农户抱团发展辣椒种植。得益于科学管理与优良品种,合作社辣椒产量较往年提升30%左右,亩均产量稳定在700斤以上。“按这个进度,再有10天就能完成全部采收,咱们种的辣椒品质好,早早就被订单预定了!”董春涛望着满田红椒,语气里满是底气。

  据悉,鸿权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23年成立,合作社成立之初便紧扣“高品质供给”与“农户增收”双目标,以机械化种植为支撑、科学管理为抓手,在乌额格其牧场的土地上蹚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如今,该合作社已吸引21户农牧民,共计46人加入其中。为完善生产设施,累计投入达70万元。目前拥有1004拖拉机4台、704拖拉机1台、604拖拉机1台,今年新购置的6台插秧机以及1台大疆T70无人机,使原本高度依赖人工的种植流程实现了“机械化升级”,2467亩辣椒田的耕种、管理及收获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以前种辣椒,育苗靠手插、打药靠人背,20亩地得雇5个人忙一周。现在无人机一天能打300亩,插秧机半天就能插完10亩,省下来的人力还能去田间做精细管理。”合作社理事长王殿春指着田埂上的农机具,话语里满是实干的底气,“我们合作社多数成员是本地牧民,以前种玉米、养牛羊,收益不稳定,现在跟着合作社种辣椒,心里有底多了。”

扎鲁特旗乌额格其牧场,“火红”的辣椒。青格乐 摄

  为让成员“会种椒、种好椒”,合作社的专业技术团队围绕公司提供的标准化方案,从春播时的土壤检测、育苗温度控制,到生长期的水肥配比、病虫害绿色防治,每个关键环节都蹲点指导。“去年7月辣椒快挂果时,地里出现蚜虫,技术团队当天就带着生物农药来指导喷洒,没让虫灾影响产量。”合作社成员孙玉华算起收成,脸上难掩笑意,“我家50亩地,去年收了3.3万斤干椒,按7元一斤卖给河北馋馋香食品有限公司,除去2200元一亩的成本,纯赚了11.5万多,比种玉米翻了两番!”

  这份亮眼收益的背后,是“订单农业”的稳定保障。据王殿春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初便与河北馋馋香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明确辣椒品质标准和保底收购价,解决了成员“卖椒难、怕压价”的顾虑。据统计,合作社辣椒亩产稳定在700-1000斤,亩均纯利润达2400-4000元,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3.5万元以上。

  “来年打算再流转2000亩地,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还要建个小型烘干棚,让辣椒从采摘到加工能‘一站式’完成。”谈及未来发展,王殿春信心十足,“咱们不仅要让社员的腰包更鼓,还要把‘乌额格其辣椒’的名声打出去,让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红山先锋”党员突击队助力宁城猫砂产业升级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香蕉落户北方沙漠
  •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菲律宾商报: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秋季鸟类较去年增长近四成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