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张林虎)镜头里,外卖站点的新骑手小王正笨拙地扣上头盔,带子松松垮垮。经验丰富的老赵立刻上前,一边调整内衬旋钮、测量下颌带间距,一边严肃叮嘱:“正确佩戴头盔,关键时候能保命!”这生动一幕,并非影视片段,而是乌海市“护乌行动”工伤预防系列短视频中的真实教学场景。
近日,聚焦十大高危行业工伤预防知识的10部“护乌行动”微课堂短视频在等新媒体平台集中上线,并同步登陆乌海市主干道公交站台电子屏,开启为期3个月的持续投放。每部视频时长2分钟左右,通过展现各行业新手从入门到经历事故教训的跌宕剧情、生产过程中突发的紧急状况等真实场景,直指企业安全培训走过场、员工意识不落地的顽疾,为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矿山乃至以外卖为代表的新业态等高危行业的一线劳动者,织就了一张新颖实用的云上安全网。
在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好真实,就像是身边发生的事一样。”实践证明,工伤预防未必需要长篇大论,精准切入、真实演绎更能引起劳动者安全意识的觉醒、更能唤醒个体对生命的敬畏。
“这是‘护乌行动’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城市工伤预防文化建设的润物细无声,”市社保中心负责人表示,“护乌行动”是由乌海市社保中心牵头,联动市人社、应急等多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伤预防专项宣传行动,旨在全面提升企业和劳动者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为乌海市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护乌行动”多元宣传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0部微课堂短视频还与公交车身广告、工伤预防线下宣讲活动等措施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起乌海市工伤预防的立体宣传网络。当前,乌海市正推进“护乌行动”及隐患排查、靶向培训等系列举措,为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为工伤预防实践贡献“乌海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