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二连浩特沙地披绿装

2025年08月18日 14:4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8日电 (王雅茹 李爱平)在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版图上,二连浩特市的浑善达克沙地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曾经黄沙漫卷的荒漠,如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披上绿装,成为北疆生态治理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作为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核心区域,二连浩特市92.0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牵动着各方目光。这片覆盖格日勒敖都苏木4个嘎查及城区外围的土地,曾是风沙侵袭的前沿阵地,如今却成了生态修复的样板田。

  清晨的沙地,风还带着凉意,治理队伍已踏着晨露深入沙丘。面对复杂的沙地环境,传统治沙模式效率低、精准度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而科技的介入让治理工作迎来了转机。“无人机测绘+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应用,为每一片沙丘建立起三维数字档案,草方格铺设精度大幅提升,人工勘测成本降低30%,效率更是翻了两倍。

  牧民们看着空中盘旋的无人机,笑着说:“这‘铁翅膀’可比骑马巡护快多了,一天能干完我们半个月的活儿!”

  不仅如此,草方格铺设环节的创新同样亮眼。草帘机编织稻草、无人驾驶压草机同步作业,让生产效率比人工扎设提高70%以上。截至今年7月,仅这一项目就完成沙地治理54.2万亩,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当年沙尘天气同比减少51%,沙生冰草、杨柴等植物在草方格中扎根生长,绿色正沿着沙丘的纹路不断延伸。

  生态改善的同时,治理成果也惠及了口岸群众。通过市场化模式,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入治沙联合体,牧民参与封沙育林、后期管护等工作,日均工资可达400元,每年还能获得2万多元的禁牧管护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这份对绿色的守护,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下一代。今年6月,中交内蒙建设公司二连沙地治理项目青年工程师化身知识引路人,到二连浩特市第二小学带领50余名师生踏入了“基建狂魔”在浑善达克沙地书写的奇幻“治沙之旅”,通过实地讲解、案例分享,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沙地变绿的奇迹,守护生态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完)

编辑:李爱平
图片新闻
  • 那达慕上的“小孩哥”“小孩姐”: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焕发新生机
  • 从首都到草原 北京孩子跨越千里参加那达慕
  • 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存
  • 国际日报:那达慕狂欢“点燃”草原盛夏
  • 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开幕 10万游客雨中赴盛会
  • 延时镜头下的巴丹吉林:沙海之上 星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