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机械化收割羊草。 敖力根 摄
图为机械化收割羊草。 闫冬雪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9日电 (刘文华 闫冬雪)七月的霍林郭勒额仑草原,羊草已褪去嫩绿,染上成熟的浅金,迎来一年中最关键的收割期。连日来,草场上机器轰鸣,奏响了丰收的序曲。
7月25日,在额仑生态集团羊草种植区,记者看到农机手驾驶割晒机在草场间来回穿梭,这些机械配备了可调式割台,既能精准控制切割高度,又能通过传送带将羊草铺成厚度一致的草条,每天可高效完成5000亩的羊草收割作业。“今年,我们在一连区域种植了2万亩羊草,霍林郭勒西风口区域种植了3.2万亩羊草,两处合计种植面积达5.2万亩。预计每亩可产羊草种子10公斤左右,羊草干草200公斤左右。由于今年雨水条件优于去年,羊草种子和干草的产量预计均会高于往年。”额仑生态集团种植业分公司经理徐伟说。
在另一侧草场,原本新鲜的羊草已晒至半干。收籽机沿着草条缓慢前行,经过脱粒、清选,饱满的羊草籽不断落入收集箱,而脱粒后的羊草则重新铺回地面,经过晾晒后打包销售。“收割后的羊草将打捆对外销售,主要供应周边牧户及‘认养一头牛’等相关企业。目前,羊草的价格大致在900至1000元区间。”额仑生态集团种植业分公司经理徐伟说。
据了解,额仑生态集团采用“割晒—晾晒—收籽—打捆”的流水线作业,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整片区域五天内即可完成全部收割工作,目前收割工作已完成大半,机械化操作让丰收的羊草高效归仓。
从割晒时的草浪翻滚,到晾晒后的金色铺展,额仑生态集团的机械化收割,不仅是效率的飞跃,更是草原产业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蜕变。七月的收割声里,藏着企业对丰收的期待,更藏着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共生共荣的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