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进入播种阶段

2025年04月29日 09:2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9日电(史子龙)近日,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在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正式进入播种阶段,标志着这一创新性农业产业化项目迈入关键生产环节。该项目自2025年3月建成投产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基料发酵和准备工作,现已具备大规模种植条件,预计6月迎来首茬赤松茸丰收。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项目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发酵好的赤松茸基料装车,运往林区作业现场。林间空地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种植规范操作,将基料均匀铺撒后播撒菌种,覆土掩埋,预计短期内即可实现赤松茸的破土出菇。

  旺业甸林场林下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滕文新表示,智能发酵隧道发酵基料,不仅解决了农户自行发酵基料存在的发酵不充分、杂菌污染等问题,保证基料质量稳定,缩短赤松茸种植周期,为赤松茸种植提供优质保障。亩产大概能达到7000斤左右,预计今年能产200万斤赤松茸。主要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将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喀喇沁旗森林覆盖率达57.8%,拥有275万亩森林资源,其中140万亩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水平,2024年喀喇沁旗争取到300万元自治区资金支持,开始在旺业甸林场林下经济管理基地建设8条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及其配套设施,采用农作物秸秆、高粱壳、玉米芯及废弃木屑等原料,通过统一加工和有氧发酵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农户自行发酵时存在的杂菌污染、发酵不均等问题,确保基料质量稳定,大幅缩短种植周期。据了解,目前该基地已完成2000多吨基料加工,项目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 

  赤松茸作为名贵食用菌,其林下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最大程度保留了野生赤松茸的品质。今年,喀喇沁旗计划继续发展以赤松茸为主的林菌2000亩以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产业增速领航 固投破百跃升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