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9日电(王谦 海拉)日前,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检察院紧扣“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部署,聚焦网络餐饮安全、预制菜规范管理、烘焙食品质量三大民生关切领域,联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系列专项监督行动,检查重点商户23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1个,以“检察蓝”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让“云端美食”更对味
“外卖”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针对网络订餐平台暴露的食品安全隐患,海拉尔区检察院联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线上+线下”双结合模式,随机走访外卖平台销量排名靠前的餐饮商户,重点对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后厨环境卫生情况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齐全有效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摸排。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健康证到期未更新、消毒柜未通电等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时督促纠正,防患于未然,推动网络餐饮“阳光化”运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让“预制菜”变“预知菜”
仅需加热或熟制即可食用,预制菜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够最大限度还原菜品的美味,受到许多餐饮经营者的青睐,但若商家隐瞒菜品真实情况,在未向消费者明示告知的情况下使用、销售预制菜,则可能会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大打折扣。为此,检察人员深入辖区部分连锁餐饮、美食城等餐饮经营店展开排查,经排查,未发现使用预制菜情形。走访过程中检察人员结合《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经营者强调:使用预制菜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应在显著位置标明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并向经营者宣传了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依法合规经营,助力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甜蜜产业”更安心
紧盯烘焙行业新国标执行情况,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9家蛋糕店、面食店等烘焙企业共同开展检查,认真查看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是否专柜存放、有无过期变质以及现烤面包、饼干、甜品等散装烘焙食品标签是否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要求经营者对散装食品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添加剂过期等问题立行立改。重点核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对“新国标”规定的禁止在面包、糕点中使用脱氢乙酸钠进行重点风险提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行业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