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读万卷书”与“北疆文化”在新城碰撞出别样火花

2025年04月25日 18:4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5日电 (刘文华 梁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此刻惊艳相遇,碰撞出的是一朵独属于北疆的文化火花。

  近日,从包头开往北京的G2492列车以300公里的时速飞驰,与“快速”相对的是来自呼和浩特新城区的“文化使者”与旅客们在列车上阅读分享的“慢体验”。

图为活动现场。 梁良 摄

  新城区青年志愿者们身着蒙古族元素的服饰,手捧书卷,或低吟《敕勒歌》的苍茫,或诵读《草原》的辽阔,书声与铁轨的节拍巧妙共鸣。

  以“京蒙文化知多少”的有奖竞答点燃游客们的互动热情,“北京有公主坟,我们呼和浩特有公主府。”“武川县的莜面全国有名。”一问一答间,北疆文化特色在笑声中传播开来。车厢里的青年旅客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用年轻的声音念着“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看他们专注的表情就知道,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一定美得不可方物。

  这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传统文化的慢韵味的奇妙碰撞、动与静和谐共存之所,却不仅是呼和浩特新城区含“墨”量最高的地方。

  一座城洋溢着书香,会有温馨文雅的流畅,从而更有无限的生命力。呼和浩特新城区就是这样的被书香浸润的爱“阅”之城。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将北疆文化有机融入全民阅读工作,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常说,开卷有益。阅读就像是‘一座桥’,联通古今中外,让我们的视野开阔。我喜欢阅读带给我的那份宁静。”鸿雁书屋的“常客”李铁梅从书架中抽出自己中意的图书,走到了阅读区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如今,像李铁梅这样喜欢读书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下班之后来书店坐坐,一定要拿上一本游记,幻想自己来到了书上写的地方,看到了与作者一样的美景。”李欣介绍起自己独特的解压方式时笑称是读书让她有了“做梦”的资本。

  “每天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妈妈带我在图书馆读书的时间,这是我们母子俩的幸福时光。”新城区北垣街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心怡口中的图书馆是位于呼和浩特市最繁华之地的新城区图书馆。

  3000平方米的新城区图书馆,藏书就有16万余册。这是一个集报刊阅览、绿色上网、数字阅读、书咖茶吧、读者沙龙、亲子共读、视障阅览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阅读空间。

  年接待读者量50000人次,年外借文献量19000册,年人均网站点击量12300次,仅四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余场.......这一串串数字反映的是新城居民对图书馆的热爱,对阅读的热爱。

  在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了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社区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居民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北疆文化的韵味。在区属机关单位、非公企业,“阅读+”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干部职工在书香中提升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北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春光无限好,恰是读书时。新城区以阅读为媒,以文明实践为桥,让北疆文化在书香中传承,让文明之花在全民阅读中绽放。(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产业增速领航 固投破百跃升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