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英在给樱桃树掐枝。美丽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10日电 (刘文华 美丽)棚中春景盛,繁花竞芬芳。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巴润嘎查种植户孙秀英的樱桃大棚里,一簇簇雪白的樱桃花竞相开放,花香怡人,一派春意盎然的醉人景象。
4月8日,记者走进孙秀英的樱桃大棚,一团团、一簇簇雪白的樱桃花灿然怒放、缀满枝头,素白的花瓣里包裹着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婀娜,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孙秀英正忙着查看樱桃树开花的情况,好打算下一步的疏花、掐尖、授粉等,对樱桃树进行花期管理,来提高樱桃果品质量。
洁白如雪的樱桃花竞相绽放,引来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游客闫冬雪高兴地说:“现在霍林郭勒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来到樱桃园里面感觉春意盎然的,跟外边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来到园里面看见这么美丽的樱桃花,然后拍个照片,心情也格外的好。”
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怕冷又怕热,怕旱又怕涝,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学问。孙秀英去大连学习种植管理技术,模拟樱桃生长气候,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同时使用优质有机肥料种植,提升樱桃口感,使樱桃果实营养更全面。孙秀英说:“今年的樱桃花已经陆续绽放,与往年的开花时间差不多,预计在5月下旬果实成熟上市。”
走进种植户孟显琴家草莓采摘大棚,一垄垄碧绿的草莓植株整齐排列,棚内宽敞而明亮,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颗颗娇艳欲滴的草莓在绿叶的衬托下,散发着迷人的果香。前来采摘的游客们手提小篮,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草莓采摘下来,轻轻放入篮中。
孟显琴融合寒地特色与现代科技,让草莓“吃”上有机营养土,“喝”上弱碱配比水,“住”上阳光暖棚,培育出“草原珍品草莓”。这一特色种植与智能化管理模式,让采摘园成为热门乡村旅游地,吸引众多游客。色泽鲜艳、香甜可口的草莓,不仅给乡村采摘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也鼓起了农户致富的“钱袋子”。
与蔬果大棚相比,花卉大棚则有另一番风景。在巴润嘎查花卉种植户张志勇的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各类花卉种苗正茁壮成长,一派生机盎然。
进入四月,正值各类花卉育苗“黄金期”,张志勇瞅准育苗关键节点,全力做好花卉育苗工作,为新一年温室花卉特色种植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眼下正是育苗种植的好时节,每天都在大棚里,忙着对花卉苗进行管理,并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张志勇告诉记者,目前培育有百合、串红、孔雀草、鼠尾草、百日草、四季海棠、大花海棠、小丽花、牵牛花等10多个品种的花卉,两座温室大棚能实现“一年两茬”,年产量达100万余株。
在霍林郭勒市巴润嘎查像他们一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种草莓、葡萄、蘑菇、叶菜、花卉……村民们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大力发展培育特色高效优质的果蔬花卉产业,让温室大棚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果蔬大棚“丰”景如画,产业兴旺“棚”勃发展。近年来,霍林郭勒市将大棚种植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在巴润嘎查打造集高寒山区农业模式示范、成果展示、科技培训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带动引导,技术服务、畅销销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现已建成蔬菜温室、大棚461座,农业合作社2家,民宿、农家乐13家,采摘园7家,2024年巴润嘎查村集体经济收益达62.1万元,实现嘎查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