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日电 (孙静雅 王中文 张晓亮)春意渐浓,塞北大地涌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3月16日晨光初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村的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图景。上午8时许,随着工作人员从首辆载满番茄秧苗的运输车上卸货入园,二号温室与三号温室的定植工作正式启动。
赤峰宏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聂广乾介绍,此次定植的番茄种苗源自荷兰优质品种,在山东专业育苗基地完成前期培育后,通过全封闭冷链运输系统跨越千里抵达赤峰。运输全程采用无菌封装技术,依托智能化温控监测设备,构建起从育苗到定植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种苗以最佳状态“安家落户”。
记者在现场看到,运输车辆抵达后,身着统一工装的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从车辆外部消毒、包装表面灭菌、植株根部浸泡杀菌及温室入口雾化消杀,四道严谨的消杀工序环环相扣,筑牢生物安全防线。在明亮宽敞的智能温室内,工人们默契配合,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精准移栽至无土栽培槽中。温室地面装载秧苗的轨道车高效运转,大幅提升了定植效率。
“项目全面建成后,园区温室总面积将达20万平方米,可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集成应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物理生物防治等现代农业科技,预计年产量可达5000吨,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首批优质番茄将于5月中旬上市。”赤峰宏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表示。
作为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应用的典范,二号温室与三号温室的设计与建设,延续了一号温室的先进技术体系。温室内部配备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通过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传输至中央控制室进行分析,动态调节遮阳帘、循环风扇、雾化降温等设备,确保植株始终处于“舒适区”。此外,温室采用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可精准调配营养液,结合紫外线消毒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零排放目标。与此同时,园区还坚持采用熊蜂授粉、黄板驱虫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完全摒弃化学农药,确保番茄的“纯净”品质。温室顶部设立的自动清洗系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照,进一步降低能耗。
三月定植千畦绿,五月丰收万果红。随着二号温室与三号温室的全面投产,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速成为全国设施农业标杆,以科技为笔,在塞北沃野书写着设施农业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