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从“一堂课”到“四季情” 记阿拉善右旗“驼乡义警”的守护之路

2025年03月12日 15:2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12日电 题:从“一堂课”到“四季情” 记阿拉善右旗“驼乡义警”的守护之路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调解邻里纠纷、联勤联动巡逻、了解百姓冷暖……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却是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公安局社区民警辅警和“驼乡义警”眼中、手上、脚下、心里的“头等大事”,因为每一件事的背后都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保民安、解民忧、暖民心,是每一个社区民警辅警和“驼乡义警”的责任与担当。阿拉善右旗公安局按照旗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发动热心群众特别是退休党员干部加入到“驼乡义警”群防群治队伍中,他们主动到社区“服务报到”,配合派出所开展“平安共治”,在居住地担任小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角色,“零距离”服务群众。

  小巷深处,“义”不容辞,阿拉善右旗公安局社区民警辅警和“驼乡义警”走街串巷,倾听意见建议、了解民生诉求,组织起“警牵头”“民支持”的群防群治力量,全天候开展巡逻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用一件件小事串联起浓浓的警民鱼水情,用细致和周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用忠诚与奉献构筑起辖区的安全屏障。

  “一堂课”

  是小小学员更是大大安全员

  “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不点击……”3月3日,在阿拉善右旗阳光社区的“反诈课堂”上,68岁的驼乡义警何吉兰边听边记、格外认真,她说:“要想和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一起守护好老伙伴们的养老钱,自己必须先掌握好安全知识。”“今年前2个月,辖区未发生诈骗案例!”反诈课上,社区民警吉泓昱的最新反诈战果报告,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依托社区警校、嘎查警校,把安全课堂送到群众身边,精心设置反诈、防盗、防火、禁毒、拒赌、交通安全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课程。6个社区、3个嘎查(村)的195名“驼乡义警”既要当好学员,更要当好安全员,学在先、记在前、用在平时,成为了守护群众幸福生活最管用的“安全邻居”。

  “两脚泥”

  做到腿勤、口勤、眼勤、脑勤

  多看、多听、多问、多走,巴丹吉林派出所“驼乡义警”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了为左邻右舍做好安全服务的腿勤、口勤、眼勤、脑勤“四勤”工作法。不管是在早上跳完广场舞,下午到社区活动室还是晚上沿街散步遛弯时,“驼乡义警”甄秀兰、汤小兰都会在拉家常中把最近学到的安全知识和邻居们一起再“温习”一遍、加深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主动停放好车辆,楼道里也不再堆放杂物了,车库门前堵道的反映也很长时间没听到了……”看到乱停乱放现象,“驼乡义警”都会上前不厌其烦地一一规范摆放,方便大家出行。从以前的遇事总是要“警察同志,你来给评评理”,到现在的“汤姐,你说我该咋办”“王哥,我爸最听你的话了,这事你来我家和我爸说说吧”……通过“四勤”工作法,“驼乡义警”和社区民警辅警一道,用脚步丈量辖区、倾听群众心声,“两脚泥”走出了群众信任、邻里和睦。

  “四季情”

  春夏秋冬的安全陪护

  巴丹吉林派出所探索推出“4+N”(“4”即社区民警、辅警、驼乡义警、社区工作人员,“N”即多种社会治安管理职能)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5个社区、3个嘎查(村)划分出29个警务网格,按照职责清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点,全天候驻扎社区开展入户走访、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把“预防警务”做深、做细、做实,将止于未发落到实处。

  今年春节前,“驼乡义警”在某小区开展夜间巡防时发现,有些小路过道灯光昏暗,群众出行特别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他们立即协调物业,20分钟不到便更换了灯泡。“看到他们天天忙里忙外,跑前跑后操心服务,许多群众也都会主动换位思考,我们做工作就更容易了!”阳光社区书记姜霞深有感触。驼乡义警“居”在身边,“住”在对门,巧妙利用“邻里情”,打通“法治路”,成为维护治安的“先锋岗”和社区管理的“安全阀”,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最小共治单元”,走出了“草原枫桥经验”的平安大道。(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3·15”面对面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 绑定工行卡最高得20元礼包!
  • 绑定工行卡享半价观影
  • 呼和浩特:直击“五供”单位消防安全联合演练
  •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构建大消保格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