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科左中旗:盐碱地 破“碱”重生

2025年03月09日 10:21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盐碱地改良项目区正在打井作业。 关永喜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9日电 (刘文华 张都日娜)惊蛰时分,乍暖还寒。科左中旗盐碱地改良项目正加速推进,通过科学的改造治理手段,助力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保障粮食安全。

  在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宝德勒嘎查盐碱地改良项目现场,大型机械穿梭田间,进行土地平整、农渠备土等作业,工人们也各司其职、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打响了盐碱地治理的“开年第一战”。

  “我们村耕地面积有1.5万亩,现在3100亩纳入盐碱地改良项目,预计盐碱地通过改良提升后,粮食产量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宝德勒嘎查党支部书记袁铁龙介绍。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宝德勒、嘎索克、西宝龙山、东宝龙山4个嘎查村。盐渍化耕地面积总计15342亩,其中轻度碱化耕地4075亩、中度碱化耕地7956亩、中度盐化耕地968亩、重度碱化耕地2343亩。这些盐碱耕地由于含盐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导致土壤板结严重、通气性差,这些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出苗和正常生长,制约着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

  中建五局科左中旗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负责人张一天介绍:“盐碱地改良项目采用暗沟排涝排盐、原位超稳矿化法、盐碱土修复专用菌剂以及粉垄等综合技术措施,并结合浅埋滴灌方式,获得长效稳定的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效果。预计改良后可以实现各区域土壤pH值降低15%~20%,全盐降低5%以上,碱化度降低5%~8%,从而实现农作物产量提升10%以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为唤醒这些“沉睡”土地,让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科左中旗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将盐碱地改良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组织宝龙山镇、花吐古拉镇、图布信苏木等地接连开展了盐碱地改良治理。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孙晓晨介绍:“这个项目预计今年10月末竣工,现阶段正在进行打井和管道铺设,改良所需农家肥、改良剂已经全部进场。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区土壤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养分供应,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农作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提高产量。”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身之本。近年来,科左中旗不断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在盐碱地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拉沙盖碱、化学改良、良种选择等措施效果显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能力日益增强,实现盐碱地破“碱”重生,为农牧民增收、农田增效、粮食增产夯实基础。(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绑定工行卡最高得20元礼包!
  • 绑定工行卡享半价观影
  • 呼和浩特:直击“五供”单位消防安全联合演练
  •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构建大消保格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
  • 舞剧《胡笳十八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