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26日电(记者 张林虎)2024年6月,和林格尔县城关镇二道河村内有一块空地因历史遗留问题无归属,村民张某在遂种植庄稼,但村民张某生认为空地归属自己所有,不让张某在耕种,并用机械碾压庄稼,二人发生冲突。
了解到这一情况,二道河村委会立即对张某生和张某在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调查,并先后约见双方,全面了解了矛盾起因和诉求,并会同派出所介入调处,通过释法说理。最终,张某生同意继续让张某在种植,一场剑拔弩张的风波顺利平息。
近年来,和林格尔县全力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组建各部门依法履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2024年,县委政法委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协调乡镇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市监所、综合执法队、妇女联合会(四所一队一会)力量,推动土地、婚姻、邻里、物业、借贷等各类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有效化解,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盯住标准规范 “灵活”建设
和林格尔县把全县10个乡镇综治中心按照“五有”标准完成了升级改造,根据办公场所灵活划分接待区、调解区、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对人口数量少、办公用房紧张的偏远乡镇利用会议室为群体访接待区,实现综治中心分区运行的目标。统筹社会治理办公室综治岗位工作人员成为综治中心受理工作人员,开展矛盾纠纷接待、受理、调解等工作。
推进健全村(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或者调解窗口的设立,全县14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已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室全覆盖,打造了调解品牌,如团部路社区“居民议事厅”、广场社区“文艳家事工作室”、和托路社区“老党员矛调工作室”。多层级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彻底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有效提高治理效能。
统筹整合资源 “多元”解纷
乡镇政法委员以综治中心为平台,整合乡镇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市监所、综合执法队、妇女联合会人员力量进行多元调解,构建“四所一队一会”协同调解新体系。按照因地因事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组合调解队伍,分级分类施策,对因土地产生的纠纷需要自然资源所参与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对因消费和小额欠薪产生的纠纷需要市场监督所介入进行调解,对因违建等产生矛盾纠纷的需要乡镇综合执法队进行处罚,对因婚姻家庭矛盾产生的纠纷需要妇联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灵活运用“四所一队一会”开展调解工作。自《落实“四所一队一会”工作联动机制 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实施办法(试行)》推行以来,各乡镇摸排矛盾纠纷268件,化解253件。
聚焦细摸快解 “一站”办理
和林格尔县以党建引领构建起全县社区微治理体系,全县14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划分为300个网格,组建网格党支部157个、网格党小组149个、联户长1265名,形成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楼栋长、单元长)的微治理“铁三角”格局。
乡镇综治中心以微治理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第一时间摸排发现辖区内矛盾纠纷,强化发现预警机制,积极发挥铁三角“前哨”作用,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主动介入,镇村牵头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民警、法律明白人、老党员、乡贤、代表委员、志愿者等进村入户分析成因、寻找路径、协同化解,形成网格员摸排细致全面,人民调解速调快办,政法委员统筹调度的“一站式”工作模式,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