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13日电 (记者 张林虎)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跑旱船……原汁原味的民俗展演勾起了无数人儿时的“元宵记忆”。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25年第四十四届“虎山春”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秧歌巡演在中心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各乡镇、街道社区、广场舞协会的数千名群众演员,身着色彩艳丽的服饰,以灵动欢快的舞步和极具地域特色的表演形式,将非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午9时30分,巡演方阵在中心广场依次亮相后,沿着恩和大街迤舞前行,生动的舞龙打头阵,嬉闹顽皮的孙悟空、憨态可爱的猪八戒、拿烟斗的“胖媒婆”神采飞扬、动作传神,赶毛驴的“奶奶”扮相幽默、表情滑稽,划旱船的演员在艄公的牵引下互相逐斗、时快时慢,引得大家驻足观看。
高跷秧歌交相辉映,锣鼓唢呐此起彼伏。演员们踏着鼓点,伴着欢快的锣鼓,脚踩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欢腾奔放,喜气洋洋,传递着新春的喜悦与祝福。
图为活动现场。
精彩的表演让现场群众直呼过瘾,沿街观看的市民或拍手叫好、或拍照留念、或随着鼓点节奏轻轻摇摆。
“秧歌曲子欢快,节奏感强,看得我热血澎湃,都想跑进队伍里扭两下了!”市民梁昊兴奋地对记者说,他和家人一早就出门来到街边等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对此次秧歌巡演期盼已久。
图为活动现场。
“今天的表演非常精彩,舞龙、秧歌、腰鼓等活动特别热闹,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喜欢这种节日气氛,年味非常浓厚。”市民贾煜婷说。
从1982年到今年,集宁“虎山春”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了44年,是民俗风情最浓、喜庆色彩最艳、文化魅力最集中、传承时间最久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的春节期间,从早晨到午夜,集宁万人空巷,人们观看扭秧歌、舞龙、划旱船等传统表演,入夜烤旺火、赏花灯、观花车。活动内容在保留传统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聚焦时代主题,展现新时代百姓生活新面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