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2日电 题:赤峰林西:乡镇新春新气象
作者 杨玉婷 张浩 孔令雪
临近新春佳节,在林西县大营子乡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热闹非凡的街头巷尾,一张张欢喜的笑脸随处可见,以“小故事”描绘出时代变化,展现出大营子乡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老补助金托起幸福“夕阳红”
大营子乡土庙子村开展2024年度敬老补贴金发放仪式,发放现场热闹非凡。年满六十八周岁的村民李永富满心欢喜地说:“每年春节前我们都能领到这份特别的祝福,这是我第五次领取养老补助金了,共领到2700元,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这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与关怀,感谢党组织”。
大营子乡土庙子村立足当地自然与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科学管理以及全体村民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以对外租赁方式和产业入股分红等方式集体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年年底将集体经济收入的5%形成“文明基金”,用于帮困、助学、奖励及维护村集体公共设施、慰问群众家庭,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尊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将这一美德具象化为每年春节前向年满六十周岁的村民发放一定数额的养老补助金,这项举措已经连续九年了,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更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大营子乡土庙子村党总支书记张显发介绍。
挥毫泼墨迎春送福“展年味”
一笔一画写期许,一纸一墨续传承。临近春节之际,在大营子乡福康新村文明实践站内充满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书法爱好者正在文明实践站内和志愿者共同开展“翰墨书香添年味,迎春纳福传年俗”写春联送福活动。书法骨干挥毫泼墨,为群众送上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福字,也送上了一句句祝福,“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群众现场观摩,称赞书写者们的艺术功底,并争相邀请写上春联和福字,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新气象。
“每年过年都要买春联,今年在家里就收到书法家亲手写的春联,感觉特别有意义,让今年的春节都更有年味了。”福康新村村民宋国民满怀激动地说。
一幅幅喜庆吉祥、散发着墨香的春联,既有挥别兔年、喜迎蛇年,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有歌颂党恩、宏图大展的励志高歌。“一副副春联满载新春祝愿,一个个福字寄托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书法爱好者们书写的是春联,传承的是文化,温暖的是人心,送来的是祝愿。”林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马永柱说。
基层立法联系点开通民意“直通车”
“禁了鞭炮,大年之夜,不仅失去了年味,连守夜,都变得漫长而寂静,没有鞭炮的春节,过年仿佛只是在度周末”“燃放鞭炮污染环境,还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引发火灾、甚至发生伤亡事故”......春节前夕,在繁荣村基层立法联系点热闹非凡,一场关于春节期间是否可以燃放鞭炮的讨论正在进行着,一条条意见不断提出,来自各村的村民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原汁原味表达自己的诉求。
繁荣村基层立法联系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完善,如今基层立法联系点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和普法宣传延伸,逐步发展成为集立法意见征询、协助开展立法调研、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大担当。现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真正让群众亲身参与立法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也是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宣传法律法规、调解邻里纠纷的主阵地。”大营子乡党委书记刘祥军自豪地说。
新征程上,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主立法“直通车”作用,就要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畅通民情民意民心的“连心桥”,扮演好联络者、信息提供者和宣传者的角色,努力使制定出台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民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