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奈曼旗:母子湖上张大网 冰湖腾鱼冬捕忙

2025年01月06日 10:1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鱼跃摆尾,欢庆丰收。王阳 摄

渔网出水,网中全是欢腾的大鱼。刘阳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6日电 (刘文华 杨悦)寒冬腊月,奈曼旗孟家段水库,冰面三尺厚。渔工们的呼号,随着寒风忽远忽近。1月5日,正值小寒节气,第二届通辽市渔民丰收节暨孟家段冬捕节活动拉开帷幕,母子湖上张大网,一曲跨越千年的“渔歌”再次唱响了丰收,人们纷至沓来,一睹 “冰湖腾鱼”的盛景,感受历史悠久的冬捕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在一团团火红的装点下充满了喜庆的氛围,提前预祝人们“年年有余”。“庆丰收”渔文化展演、“赶冬集”年货展销、“品鲜鱼”全鱼宴品鉴、“赏冬景”冰钓和冰雪娱乐等一系列丰富活动同步进行,人们品尝铁锅炖大鱼,体验冰上漂移、冰钓,暖心暖胃乐趣恒生。最值得期待的还是观看传统捕鱼。身着大棉袄、外套毛坎肩、头戴狗皮帽的渔工摔碗出征,跟随着他们的步伐,冰面上很快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

  孟家段冬捕自大辽国捺钵活动延续而来,传承了契丹悠久的渔猎文化,基本保留了人工凿冰窟、人工布网的原始捕鱼方式。随着一声吆喝,大网缓缓被拉出水面。有着十多年冬捕经验的渔把头李小东介绍,早在昨晚九点就已布网,凌晨两点合网,这次下的是大尺寸渔网,不会捞上来小鱼,保证鱼的繁殖。

  临近上午十一时,第一网大鱼终于露出水面,瞬间引来了人群的一阵欢呼。“预计这网的产量有十五、六万斤,鱼的质量不错,有花鲢、白鲢、鲤鱼、草鱼、鲫鱼这几种,这次冬捕算是大丰收!”李小东高兴地说。

  冬捕活动中,其中捕到的第一条鱼被称为“头鱼”,头鱼也被认为是丰收、吉祥和好运的象征,引得了买主纷纷竞价。最终,本次孟家段冬捕中的头鱼以188888元的价格成交。

  “想借着头鱼的吉庆预祝所有员工以及广大业主还有所有通辽市民在2025年有一个吉庆好年,大家共同过一个丰收快乐的吉祥年。” 拍得头鱼的通辽鑫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帝王花园项目销售负责人覃婉说。

  据了解,孟家段母子湖出产20多个鱼种。其中奈曼鲤鱼是特有物产之一,肉质鲜美、入口清香、不肥不腻、风味独特。2010年,孟家段母子湖被内蒙古农牧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产鲢鱼被原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因此,孟家段水库出产的鱼类也深受人们欢迎。

  八仙筒镇乌兰章古村村民温国玲一大早就来到了现场,她说:“今天体验到了冬捕文化,当鱼出水的时候我也特别激动。孟家段的鱼鲜嫩好吃,我老早来就是为了买几条回去,品尝冬天的第一尾鱼。”

  孟家段水库由上、下两个蓄水区组成,犹如一个明净的葫芦卧在大地之上,故名“母子湖”。奈曼旗农科局副局长孟凡东说:“今年孟家段水库存水量非常好,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借着冬捕节的契机展示了奈曼旗的渔猎文化,给群众献上一桌文化和味觉上盛宴。”

  鱼跃人欢冬捕忙,笑语盈盈庆丰收。一场冬捕“搅热”了寒冬,“搅”出了年味儿,“搅”出了别样的丰收喜庆,展示着奈曼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契丹渔猎文化的历史厚重。(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内蒙古四子王旗:104公里守边路上的奋斗与希望
  • 航拍阿尔山-31℃的雾凇景观
  • 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现罕见极光
  • 载誉而归 回民区残联点亮残疾人技能之光
  • 第五届“侨情心画•翰墨北疆”内蒙古侨界艺术作品双年展开展
  • 内蒙古掀起“低温热潮” 民众尽享冰雪运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