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9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机场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中心日前在包头机场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家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场集中情报中心”),标志着运输机场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从探索实践迈向总结推广的全新阶段。
机场集中情报中心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空管行业改革创新试点。此项工作关乎全国中小机场航空情报运行模式优化、资源整合、质效提升的走向和策略。内蒙古机场集团集中情报中心的探索与实践,为行业多家中小机场整体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持,有力推动了中国民航局《中小机场空管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任务落实,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小机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模式,为行业航空情报发展提供了内蒙古思路和方案。
截至2024年12月1日,机场集中情报中心共接收处理各类航行通告133341份,发送航行通告945份、雪情通告645份,完成原始资料上报196份。航行通告拍发准确率由试点前的63.9%提升至99.1%,原始资料上报准确率由72.7%提升至99.5%,2024年前三季度原始资料上报准确率为100%。同时,节省了三分之二的人员配置,安全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
机场集中情报中心实现了内蒙古机场集团航空情报人员集约化、情报业务集中化、情报运行保障专业化,充分发挥了内蒙古机场集团在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做强一点,带动一面”。
内蒙古机场集团积极总结试点经验,参与编写《民用机场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管理办法》。《办法》已在中国民航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