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5日电(张玮)入冬以来,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持续攀升,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作为大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保供单位,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现有煤炭产能8300万吨;火电装机882万千瓦,在建70万千瓦;铁路运营里程627公里;港口规模1800万吨/年。进入能源保供关键期,内蒙古公司充分发挥产业一体化协同优势,通过产业协同联动持续增产增供,全力以赴保供煤、保供电、保供热、保运输,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在关键时期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保供煤
在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地煤销售无人值守生产现场,没有排成长队的大车无序等候、没有现场过磅值守人员、没有煤尘飞扬、没有人员穿梭于提煤矿场,系统叫号、自动识别、智能装车、无人值守过磅、电子磅单……呈现出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运煤司机王刚出发前就早早在“地煤销售”小程序上完成接单预约拉运的时间,“30秒过磅、4分钟装车、18分钟出矿,短途的话一天能挣两趟运费。”王刚说道。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定向开发地煤销售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车辆从进厂、核准、装车、检斤、核验等一系列流程实现智能化管理,付煤车辆由日均200台提升500台,生产效率提升30%。
走进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装车站,无人少人自动化煤炭生产系统全部满负荷运行,2台全自动装车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完成定量装车,一列满载3600吨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发至东北。
今年,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通过优化资源调配等方式,进一步释放生产能力,集中保障重点区域用煤需求,“火力全开”投入冬季保供工作。目前,该公司每日原煤产量可达8万吨,外运装车日运量始终保持在15列火车满载5.3万吨电煤运往长春、四平、本溪、抚顺等地。四季度以来,该公司生产煤炭245.2万吨,环比增加30.22%。
这只是内蒙古公司煤炭保供的一个缩影。坐拥5座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内蒙古公司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九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位、大东北地区第一位,是大东北地区重点煤炭生产单位及重要能源保供企业。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霍林河煤田和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煤田,核定产能8300万吨/年。入冬以来,内蒙古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和设计、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冬季施工设备管控、积极协调铁路运力保障等措施,累计供应长协煤炭4926万吨。
“今年我们也是率先启动今冬明春属地农牧民‘暖心煤’交付工作,比去年提前20天。”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总经理贾宏君介绍说。
为做好付煤保障工作,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组建付煤工作专班,结合煤炭生产、装车外运、用户需求等因素,提前谋划运煤道路场地修整,合理划分功能区,优化车辆分级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对原煤生产、运输全过程的监控和检查,优化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实施跟踪煤质化验,确保煤炭质量,确保“暖心煤”真正“暖”到群众的心坎上。
“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是内蒙古公司对通辽市通辽及西乌珠穆沁旗农牧民的庄严承诺。实施“暖心煤”工程四年来,内蒙古公司坚决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深入落实自治区煤炭保供部署安排,以最优惠的坑口价、最优质的煤炭,为通辽及西乌珠穆沁旗的20多万户农牧民提供40多万吨平价“暖心煤”,把暖心平价煤供应打造成公司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
此外,内蒙古公司还统筹两地五矿煤炭供应结构,加强煤炭生产组织与铁路运输调度,保障属地及吉林、辽宁等大东北地区供热企业用煤。2024—2025年供热期向属地供热企业供应煤炭578万吨。同时,为保证属地民生就业稳定,助推属地经济平稳运行,实现“政企共建”,在属地政府的协调下,2024—2025年内蒙古公司向属地各工业企业供应煤炭1339万吨。
保供电
小雪节气刚过,冬至即将来临,白音华坑口发电公司的生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踏入公司,只见两座高耸入云的间接空冷塔巍然屹立,叶片整齐划一地按照既定方向旋转。随着寒潮的降临,江苏地区的冬季用电需求急剧增加,白音华坑口发电公司承担着电力保供的重要任务,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在白音华坑口电厂的集控楼内,宽敞明亮的集中控制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盘前虽不见人头攒动,但对称落座的布局却显得整齐划一。一块数字化的科技大屏幕跃入眼帘,上面展示着“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4大应用体系——智慧安全、智慧运行、智慧检修、智慧管理,以及N个具体功能模块”。这一数字化的现场模型实时监控着电厂的每一个细微角落。
步入15米汽机平台,眼前豁然开朗,两台庞大的汽轮机设备正轰鸣着运转。此时,一个智慧化的巡检机器人缓缓步入视野。为了全面把握主、辅机设备的故障发展动向,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提升其可靠性,针对汽机房0米和15米平台复杂多变的环境与系统设备,该电厂精心设定了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路线和周期,让它对关键设备及区域进行细致巡检。机器人凭借自身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辅机温度、噪声以及气体泄漏等异常现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取设备运行参数,从而代替巡检员工实现对设备运行的全面监控。
白音华坑口电厂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共同督办的重点保供项目,采用了煤电一体化运营模式,建设了两台66万千瓦的超超临界褐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通过每年消纳400余万吨劣质褐煤,实现了煤炭的就地转化和电力外送。每年向江苏省输送高达66亿度的电量,这相当于2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江苏电网的负荷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现场一座白红相间的烟囱旁的装置引人注目。“我们公司在建设期间运用了烟气提水、间接空冷等行业先进技术,真正实现了全厂生产的‘零补水’。从烟气中提出水量每年高达163万吨,为全国同类型机组中规模最大。不仅可以供电厂循环使用,还可以供给邻近电厂用水。”白音华坑口发电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王睿东介绍。
白音华坑口发电公司针对该地区高寒缺水的特点,通过采用混合式烟气提水装置来实现煤中取水。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降温后,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析出,从而实现烟气提水。这些生产出的水经过调节处理后,不仅能满足全厂的生产补水需求,而且每年节水效益可以达到1000-1200万元。此外,在生态环保方面,该电厂建设了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等装置,除尘效率达到了99.9%,脱硫效率为99.6%,脱硝效率也达到了90.7%,展现了电厂在环保方面的卓越表现。
据介绍,内蒙古公司现有11家火电企业,在运火电机组33台,总装机容量882万千瓦,主要承担东北直调电厂30%的保供电任务。年平均发电量440亿千瓦时。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产行业协同优势,全力做好煤炭生产组织、铁路运力调度、电厂存煤达标工作,确保“产运销储用”各环节衔接最优。合理安排火电机组检修计划。防范风险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区域专家联动和物资联合储备的作用,确保应急情况下人力物力资源及时共享。针对蒙东区域迎峰度冬的季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燃料中断、热网中断、防火、防寒防冻、防极端暴雪天气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各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在大板发电公司厂区内,工人们身着厚重的防寒服,头戴安全帽,穿梭于冰冷的设备之间,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坚韧而执着。工人们手持专业的检测仪器,对每一条设备线路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他们或弯腰低头,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或登高望远,检查高空架设的输电线路是否结冰。在寒风中,他们的手指冻得通红,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专注与决心。每检查完一项设备,他们都会立即记录下相关数据,无论是电流、电压,还是设备温度,都一一记录在案,为后续的维护与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为保证冬季供电安全,大板发电公司通过全面加强设备巡检、提前储备应急物资、优化运行策略等多措并举,确保电网稳定运行,让群众温暖过冬。”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洪力介绍到。
大板发电公司提前制定详细的冬季保供电方案。除了日常的巡检与维护,公司还加大了对关键设备的检修力度,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逐一排查与整改。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确保在极端天气或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障供电不受影响。
保供热
冬季供热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冷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内蒙古公司在通辽区域最大的供热企业,通辽热电公司目前负责主城区72%,约24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供热任务,服务用户26万,涉及人口60多万。在该公司的热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室的智慧供热管控平台大屏幕上,各项参数清晰显示着辖区内三大热源及352座换热站的运行情况,热网调度工作人员正在根据室外气温与反馈数据计算并实时调整着各区域热负荷。
“今年10月12日,我公司提前三天开栓供热。供热以来,调度中心始终根据室外气温变化情况进行协调三大热源进行调整,目前各项供热参数正常,日供热量在5万吉焦左右,随着近几日天气气温下降,日平均供热量提升70%,由5万GJ左右提升至8.6万GJ左右。”通辽热电公司热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长张佳琳介绍道。
虽如今北方各地区的冬季供热领域仍以传统方式进行集中供热,但各供热企业积极落实新质生产力相关要求,积极探索精准供热的新路子,供热方式与热网调整能力正在由自动化逐步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升级。
“我公司今年投入资金近千万元,重点对智慧热网调度指挥平台及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打造智慧热网2.0。11月底项目正式投运后,预计热网各项能耗指标整体下降10%,每年可以降低标煤消耗1.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万吨,可以让广大热用户室内温度更加舒适恒定。”
供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求供得安全、稳定,还要服务得贴心、周到。从最初的业务办理到后期的用户回访,通辽热电公司作为一家“全链条”供热服务企业,多年来在城市民生水、电、热、燃气四大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该公司供热营销服务中心综合业务办理大厅里,虽然此时此刻在这里办理业务的用户并不多,但这里曾刷新了单日最高接待用户达 1100 多人的纪录。
“在这几年我公司相继开通了企业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政府“蒙速办”平台、中、农、工、建银行网银 App 等线上业务办理平台,在自助营业厅、大型商场、居民小区等线下地点配置了30多台自助服务一体机,方便用户就近自助办理缴费、查询、报停、恢复用热、打印电子发票等业务。在业务高峰期,我们两个站点的21个人工窗口全部开放,中午不休为用户办理业务。”通辽热电公司供热服务中心业务部主任王怀宇介绍道。
今年供热期开始以来,通辽热电公司还以“有诉必应、未诉先谋”为服务理念,推出“供热管家”服务,在每个小区单元内张贴《供热明白单》,配合961658客服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解决用户用热合理诉求。截至目前,各供热分公司日平均接听来电20余个,问题解决率100%。
据了解,内蒙古公司承担着通辽、赤峰、霍林郭勒、白音华工业园区、大板、扎哈淖尔工业园区六地,共计6700万平方米约60万户供热面积内的热用户冬季供暖任务。2024年计划完成供热量3735万吉焦,本采暖期应各电厂所在地区政府来函提前供暖诉求,霍林河市区提前5天开栓供热、通辽城区、赤峰城区提前4天开栓供热,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在大板发电公司的控制中心,一排排显示屏闪烁着实时的供热数据,工作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监控着机组的运行状态。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大板发电公司作为大板镇城区的重要供热企业,已经全面启动了冬季供暖工作。
通过优化燃煤配比和燃烧控制,提高了机组的供热效率和稳定性。此外,公司还加强与煤矿、铁路等公司的沟通协调,确保燃煤的充足供应。
“我们主动对接煤源企业,积极拓展煤源,强化调运管理,保障煤炭运输畅通,截至11月,机组煤炭库存可满足21天供热需要,有效确保机组‘口粮’充足。”大板发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崔晓辉介绍说。
据了解,大板发电公司今年承担的供热面积达到了568万平方米,覆盖了整个大板镇城区。随着供暖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司将持续优化供热服务,提高供热质量,确保居民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季。
“今冬时节,公司将持续以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经营管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联动’机制为抓手,坚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开发、高效率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思路,有序推动热电联产,努力向大板镇居民交出满意的‘温暖’答卷。”大板发电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洪力说道。
保运输
在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装车站,一列运煤专列正缓缓驶入装车站,通过装车站的自动装车系统自动定位车辆位置,溜槽对位升降、闸板开关、自动喷洒抑尘剂的“5个自动”流程,整列车的智能化装车动作一气呵成。
“自动装车系统的投用,使平均单节装车速度提升至3—5秒,装车能力日均提升1—2列,大幅提升装车效率,该系统成熟应用后可减少、调整岗位操作人员12人。”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李存金在现场透露,满载3000余吨煤炭的专列将通过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锦华铁路,运往赤峰、辽西以及锦州港等地,保供各地民生保供用煤。
锦华铁路是国家电投唯一一条自有铁路,铁路线路北起锡林郭勒白音华站,南至锦州西港口站,全长627公里。自建成通车以来,承担着沿线5座电厂电煤供应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辐射区域阜新电厂、大唐葫芦岛热电、大唐锦州热电、华润锦州热电、华润五间房电厂等电煤保供运输的重要任务。
“我们依托锦华铁路与沿线电厂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对接电厂煤炭供、存、耗情况和运输需求,实现精准保供。”内蒙古公司路港部主任史彦辉介绍,“同时千方百计争取外部煤源,突破性实现蒙西及新疆煤炭跨域调配,截至目前引流上线64.31万吨,不断提升路港产业链保供能力。”
据了解,内蒙古公司还持续加大日夜巡视频次和设备精细化检修力度,通过精准调度指挥确保锦华铁路运输大动脉安全畅通,电煤运输兑现率达100%。今年以来,内蒙古公司路港板块累计完成铁路发运量1690.07万吨,货物周转量59.71亿吨公里,煤炭集港量308.92万吨。
除了运煤专列,在锦华铁路上还奔跑着一辆“安全卫士”——国内首台轨道综合检测车。它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行驶,通过超声波探伤系统和轨道检测系统实现对钢轨的扫描和智能分析,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在电煤通道终点锦州港,被称为煤炭“下水”重器的装船机正在进行装船作业。作为辽宁省所有港口中唯一一台装船机,也是辽宁省港口中作业效率最高的散杂货装船设备,它的额定装船能力6000吨/小时,最大装船能力达6900吨/小时,装满一艘5万吨级船仅需10小时。在这里,煤炭将通过船运送往大连、江苏、上海等地,保障电厂及工业用煤。
“为切实保障发电、供热用煤的稳定供应,锦州港口公司自10月底起即启动了特殊工作机制,全力投入到煤炭保供工作中,明确将发电、供热用煤的装船作业和汽运作业置于优先位置,确保这些关键资源能够迅速、高效出港。”锦州港口公司副总经理田长河表示。截至11月20日,锦州港口公司年累计装船60艘,集港煤炭323.90万吨,疏港煤炭278.06万吨,其中装船158.23万吨,汽运出库119.83万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