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鄂尔多斯非遗专题研讨:推动民间图案传承与产学研融合

2024年12月05日 12:21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活动现场。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5日电(记者 张林虎)3日,以“传承鄂尔多斯非遗,绽放民间图案魅力”为主题的鄂尔多斯民间图案课程成果作品选粹暨鄂尔多斯职业院校非遗创造性转化专题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

  活动现场,66件精美的民间图案作品,勾勒出鄂尔多斯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历程,系统展示不同时期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活动旨在通过搭建平台,推动鄂尔多斯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据了解,“鄂尔多斯民间图案”作为鄂尔多斯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达拉特旗、准格尔旗、杭锦旗等鄂尔多斯各旗县。形成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四百余年内,它是山西、陕西人民通过走西口与鄂尔多斯蒙古草原融合后的产物,是内蒙古民间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鄂尔多斯民间图案”有着完善的图像谱系和技艺传承谱系,画匠艺人们通过师徒关系将绘画技艺进行传承。在创作与需求方面形成了密切而独特的生态关系,是人文内涵丰厚、地方特色鲜明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该类图案主要运用于雕塑、建筑彩画、屋舍壁画、灶台画、家用木器装饰画、金银饰品、服饰刺绣、棉麻毛纺织纹样、工艺美术品、纸扎等门类。是鄂尔多斯人民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将其视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持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当地推动高校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其中,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仅专门设立了非遗研究保护中心,还开设了非遗类选修课程,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学校美术系组建了10多个非遗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职业类非遗教学工作。同时还将工艺美术、广告设计、动漫设计专业与非遗结合,打造了一个集非遗技能作品制作、文化产品开发、网络电商直播展示、非遗产品数字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春晖说。

  会上,鄂尔多斯民间图案数字资源库同时启动,不仅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34家合作社引领 “鸿雁故乡”农户“双向奔富”
  • 瑞典北欧时报:郭明:中国红山文化中蕴含怎样的龙文化?
  • 法国欧洲时报网: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
  • 国际残疾人日:呼和浩特残疾人展才艺
  • 中国一乡一品阿拉善驼奶产业示范园启动
  • 国际残疾人日,呼和浩特举行亲子运动会传递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