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兴安盟平安村:取经“千万工程”打造幸福乡村

2024年10月22日 16:0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2日电 题:兴安盟平安村:取经“千万工程”打造幸福乡村

  作者 张玮 乌达巴拉 巴特尔

  坐落于城郊一隅,民风淳朴浓厚,社会和谐安宁,文化繁荣昌盛,一村一品独具特色魅力,一路一景尽显绝美风光,这便是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所独有的迷人景致。步入邻近的平安村,犹如踏入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卷,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正是对幸福生活的最真挚、最动人的诠释。

  “今年大棚里的菜果销量比往年好”!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采摘园里满满丰收景象,苹果、沙果、葡萄、柿子硕果累累,游客们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断,他们或手提篮子,或肩扛袋子,忙着采摘自己心仪的水果,果农们则在一旁忙碌地称重、打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平安村采摘园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的青睐,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同样在平安村的番茄公社景点,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平安村从发展棚菜经济到采摘经济再到‘互联网+’,打造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齐晓景脸上满是喜悦。

  “在家门口一年能就能挣七万左右,也不耽误农活儿”管家大嫂陈圆圆开心说道。

  自2022年开园以来,番茄公社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增收达800余万元,新增“管家大嫂”等就业岗位32个,带动周边100余位农户参与合作销售、务工,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从2019年前户均收入不足5000元,到如今取得的成绩,平安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蝶变。

  今年,平安村承接“千万工程”的良好契机,围绕“聚焦能人带动,创建‘晓景计划’示范村”的愿景,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升级,倾力打造平安村漫步公园,文化街区提标提亮,成功盘活村内2户闲置宅基地,全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产城融合基地,引入青年庭院民宿主理团队,发展团建轰趴、青年聚会、剧本杀、清吧餐饮等综合业态体系,构建村民、村集体与运营方三方共营共享模式,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增效,真正做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导游,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年增收额稳定在8万元,基地将于今年10月开门迎客,预计带动1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平安村的蜕变,不仅是经济上的飞跃,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村民们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农牧民丰收节、采摘节、文艺活动、农产品展销会、乡村年猪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也展现了平安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借“千万工程”之东风,在“晓景计划”的引领下,平安村还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吸引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青年人才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带动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如今,平安村已成为科右前旗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在“脱贫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的坚实基础上持续拓展深化,更荣耀地摘得了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自治区“美丽乡村”等诸多桂冠,这一系列辉煌成就,无疑是对其卓越发展的最佳诠释。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气息和淳朴的民风,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果蔬和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体验到农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平安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携手共绘幸福篇章。(完)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助力察右后旗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秋赏额济纳胡杨:浮金映彩水天融
  • 赤峰松山区:贴心服务小缩影 延伸“电力”大温暖
  • 6万年一次相遇: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划过北疆夜空
  • 中新社内蒙古分社一行赴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调研
  • 内蒙古大兴安岭:秋枫如火 诗意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