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4日电 (奥蓝 武彩霞)草原深秋,天寒露重。凌晨5时许,当第一缕阳光冲破云层洒向阿巴嘎旗北部中蒙边境线时,阿巴嘎旗防火人早已整装待发。一台台重型拖拉机引擎轰鸣,拖着长长的犁铧驶向隔离带机耕作业现场……,这是阿巴嘎防火人连日来早出晚归全力以赴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一个缩影。
入秋以来,阿巴嘎旗北部中蒙边境草原昼夜温差拉大,森林草原植被逐渐进入枯黄期,边境线可燃物载量不断加大,火灾风险指数也在攀升。为最大限度降低地表可燃物载量,减轻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有效阻隔蒙古国草原火入侵,全面保护边境森林草原资源的安全,开设边境防火隔离带势在必行,这对防止外火入境、内火外延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阿巴嘎旗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开设于上世纪60年代,开设任务由原巴彦图嘎边境防火站承担,经过60年的建设和机构改革等原因,现已转由阿巴嘎旗林业和草原防火服务中心承担主要防火隔离带开设职能。最初进行隔离带开设时,因机械设备陈旧、开设技术落后、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恶劣等原因,开设宽度均为60米左右。自2012年开始,经过险段处理、隔离带加宽等措施,防火隔离带全线宽度均达到100米,有些地段甚至远远超出100米。
看着一台台马力十足的1254型胶轮式拖拉机和1304型胶轮拖拉机在防火隔离带上来回穿梭,十多年的老防火人包向文激动地说道:“我从事防火道开设作业十几年了,我们每年八月中旬上去,到九月底全部完成作业。过去我们的作业条件比较艰苦,开链轨拖拉机都没有门,一天下来,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现在我们已经换成胶轮拖拉机,住上了房车,加大了作业力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近年来,阿巴嘎旗高度重视中蒙边境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工作,尽早部署,积极行动。同往年一样,今年阿巴嘎旗承担的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开设任务为215公里,横跨阿巴嘎旗那仁宝拉格苏木、巴彦图嘎苏木、吉尔嘎郎图苏木以及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采取机耕作业模式,作业面宽度达100米。此项工作自8月15日正式启动,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
作为第一道防火“长城”,阿巴嘎旗草原防火服务中心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备战。早在今年5月20日,包括物资储备、施工人员队伍培训、车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零配件采购等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已经全面铺开,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机耕作业启动至今,阿巴嘎旗林业和草原防火服务中心主任常生靠前指挥,积极调度,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一线同18位作业人员转战各苏木边境线作业。他同全体作业人员一道深入现场勘测、随时检修机械,克服宿营地潮湿、寒冷、蚊虫蛇蚁叮咬等各种不可预见的困难。特殊的边境地理条件,石头滩、沼泽地、沟壑、河渠等复杂地形,造成机械设备损耗严重,给作业增加了难度,即便是重型钩机、7台大型胶轮车、链轨车等大型机械设备齐上阵,也时常会面临陷车、磨损等情况。即使坚硬的铸钢犁铧,平均每天也要磨损更换30多片,遇着艰难作业的石头滩,数量就更是呈两倍甚至三倍的激增。面对重重困难,阿巴嘎防火人同心合力,分工协作,一条条长长的防火隔离带深耕细翻,自西向东慢慢延伸,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了实处。
“为了保障我们机耕作业全面开展,旗委、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包括提供资金、人员、装备等帮助。我们有能力有决心,在要求的时间段内完成全部机耕任务,为了阿巴嘎旗边境草原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会尽防火人的最大努力。”阿巴嘎旗林业和草原防火服务中心主任常生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