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7日电(李爱平 王进科 姚小龙 旷靖)清晨,阳光渐渐铺洒在阿拉善盟辽阔大地上。戈壁沙漠深处,一支支党政军警民联合巡边队伍穿梭在边境一线,车轮卷起阵阵尘土。这一幕,通过数个摄像头实时传输到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边境管理区总面积16.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边境管理区总面积的46%。这里无人区广布,气候极端,地形地势复杂多变,边境通道、便道多,管控难度极大。
8月24日,烈日下,银根边境派出所护边员巴雅尔正骑着摩托车,沿着新铺设的柏油路行驶。曾经,这条路(s227线银根—北银根段)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小路,每次巡逻都要格外小心,生怕车胎被尖石扎破,或是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如今,即将全线通车的柏油路不仅大大缩短了巡逻时间,也让抵边群众们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没路没水电的日子太难熬了。”巴雅尔回忆,随着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和各单位不断加大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沿着边境线,多个抵边警务室和驿站相继建成,解决了护边员们在荒漠中缺水缺电的困扰。每当路过抵边警务室时,巴雅尔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接上一壶清凉的净化水,感受这一切带来的便利。
该支队还与驻地工信局及各大运营商密切合作,在边境一线铺设光缆、架设基站,今年以来,推动99处基站项目在边境辖区落地,建成后边境一线信号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无论是在崎岖山路还是广袤沙漠,都能接收到稳定的通讯信号,为“智慧边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投入大量资源,逐步升级边境重点路段和区域的电子卡口、手机电子围栏等智能设备。争取600余万元建设查验场地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查验设施,全面提升防控能力,为构建科技信息化管边护边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23日,边境无人区深处,一阵微弱震动引起了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部署的“微震探测周界安防系统”警觉,并在几秒钟内将警报信息传输到该支队指挥中心后台。大屏上,震动源头通过摄像头清晰显示出一群骆驼正向边境线移动,存在越境风险。
“系统发出警报!”随着值班员统一部署,距事发地最近的民警和护边员迅速出动。不一会儿,大家抵达现场,成功引导驼群返回,避免了一起牲畜越境事件。
“微震探测周界安防系统”能够精准感知微小震动,并通过现场监控和云端数据分析,快速发出预警,民警根据信息迅速定位事件发生点并及时采取行动。 除了该系统,该支队还相续部署了“云MAS”“分析比对平台”等新锐科技平台,通过整合多维数据,实现了对边境地区的全面监控与精准管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