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奈曼旗:丈夫诚信妻子守 五年还清百万债

2024年08月27日 10:24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7日电 (刘文华 包红艳)一个女人,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女儿,面对百万元巨债,用了五年时间还清了欠下村民的钱。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既让人心酸又令人欣慰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奈曼旗八仙筒镇四林筒村的陈翠杰。她面对丈夫留下的上百万元巨额债务,没有退缩,毅然扛起家庭生活重担,恪守信义,替夫还债,完成了丈夫留下的遗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陈翠杰与丈夫杨子玉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育有两个女儿,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夫妻二人勤劳本分,一家人相亲相爱。

  2007年腊月的一天,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丈夫杨子玉不幸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了巨额的债务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及年迈的公公婆婆。

  那么,这个债务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陈翠杰的丈夫杨子玉生前是个跑粮食收购的经济人,在粮食收购一行干了有五、六年的时间,他凭借着诚信经营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每当资金不足周转不开的时候,许多村民都愿意将自家的粮食赊给他。而在2007年的这场秋粮收购过程中,依然有很多村民将粮食赊销给陈翠杰的丈夫,赊销款达到了100余万元。丈夫的突然离世,如同晴天霹雳,给原本温暖幸福的家庭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雾霾。紧接着,村民们的上百万粮款因故未能及时偿还如同雪上加霜,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丈夫离世后不久,上门催债的村民接踵而至,一批接着一批,村民都担忧一年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陈翠杰知道,赊给丈夫粮食的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大家当时都是凭着对丈夫的信任将一年的收成托付给了丈夫,如今,丈夫去世了,可那些粮食款是数十户人家的“命根子”。陈翠杰也清楚,丈夫的粮食都拉到了收购站,是收购站没和丈夫结算。陈翠杰告诉那些村民们放心,会把粮食款分期分批还给他们。

  此后,陈翠杰便开始了替夫还债之路,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她除了时常去粮食收购点讨要粮食款,边种田边出去打零工,挣钱还债。

  就这样,陈翠杰一点一滴地积累着还债的资金。即使没有农活,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没到还债期限的时候,陈翠杰从兄弟姐妹处周转资金,按承诺的还款时间提前把村民的钱还上。

  根据丈夫生前留下的账本记录和留给村民的赊账条子,陈翠杰一份份地还着债。

  “村民对我也挺体谅,实在还不上时,也会容我时间,有时就还人家个本钱,我不能坑人家,做人要讲究诚信。”陈翠杰说,还债那段时间,为了家,为了孩子,也为了还债,眼泪都快流干了。但每天想的还是要怎么尽快把欠人家的钱还上。

  对于陈翠杰来说,欠账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何况欠的还都是乡里乡亲的钱。

  “还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没还,我心里都有数。每还掉一笔粮款,心里就多了一份轻松和释然,就好像解脱了似的。”陈翠杰说。

  2008年,村里考虑到陈翠杰家庭的困难,为其申办了低保,虽然申办了低保,但她不等不靠,一年四季不停歇,以顽强的毅力在困境中拼搏,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诺言。

  历经五年,到2012年,陈翠杰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于是陈翠杰主动找到村干部,申请退出低保,将这份温暖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她再次用行动彰显了自强不息的品格。

  如今,陈翠杰的大女儿也成了家,小女儿也正在找工作,俩孩子都特别懂事,生活过的美满幸福。

  岁月流转,四季更迭。陈翠杰用她那无声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村民对她的赞誉和敬佩。她的事迹,也成为一方美谈,并获得了2024年度奈曼旗“诚信之星”称号。(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赤峰翁牛特旗:韭菜花漫山野遍草原
  • 科右中旗与蚂蚁集团签署合作 四个维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 “共融·共生”2024呼和浩特摄影周即将开幕
  • 举办跨国界盛会,内蒙古提速向北开放
  • 内蒙古额仑草原:万亩向日葵盛开美如画
  • 初秋巴丹吉林沙漠:沙海耀金 湖泊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