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9日电(陈峰 曹明宇 李娜)近年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乌斯太镇,乌兰毛道嘎查展示了一幅转移转产农牧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这里曾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地带,如今却因现代化项目的注入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乌兰毛道”系蒙古语,意为“红树”,成立于1958年,建队时取名“乌兰木头”,1984年改大队为嘎查,占地总面积209平方公里,除少量的河滩地之外,大部分草场是干旱半干旱的荒漠。
18年前,阿迪雅返回家乡,同乌兰毛道嘎查的父老乡亲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幸福路。通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模式,该嘎查不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显著提升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嘎查目前有83户、321人,自从成立合作社以来,我们从事园区服务,同时解决农牧民就业。”阿迪雅说。
现阶段,在嘎查书记阿迪雅的带领下,乌兰毛道嘎查投资建设了嘉业商业广场和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仅为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确保了每位成员都能分享到集体的成功果实。阿迪雅介绍说,计划把嘉业商业广场打造成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以进一步推动嘎查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乌兰毛道嘎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忘环保责任,积极推进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项目,如沙漠治理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光伏项目。“在这片荒漠之中,我们用坚守和智慧绘制出绿色的希望。”阿迪雅说。
乌兰毛道嘎查经过不懈努力,从一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乡村。这是一个关于团结、创新和坚持的故事,展现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今天的乌兰毛道嘎查,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成为农牧民群众真正的幸福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