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9日电 题:赤峰敖汉旗:药材种植管护忙 振兴路上“药”飘香
作者 叶剑南 郭家鹏
盛夏时节,高温多雨,杂草生长迅速,是全年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走进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安家胡同村5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防风、黄芪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散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忙碌的村民正在基地里除草、管护,按下了中药材管护的“快进键”。
据了解,中药材的种植、管护到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一年四季都能够为周边村民提供务工岗位,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挣到钱。
“今年我们村种植的这500多亩中药材到年底预计可收获15000多斤,直接带动村民增收150万元,而且中药材种植的人工投入比较大,仅锄草这一项工作,就需要200余名工人,这些工人们多数是本村或邻村的,还有一些附近乡镇的。现在市场上没有效果好的除草剂,除草需要大家用锄头锄、用手拔,全部靠人力来完成,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的务工收入。”安家胡同村村委委员霍艳鹏介绍道。
在获得务工收入的同时,安家胡同村的村民们还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入,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
“村上现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我家也把土地给流转了,在家照顾老人的同时,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干的活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天有个120元左右的收入,还顺便能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安家胡同村村民刘大哥高兴地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当地坚持党建引领,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汇聚产业发展合力,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连翘、党参、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同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围绕药材种植、管护、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为辖区群众提供大量务工岗位,持续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实现了药材产业、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三赢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