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赤峰喀喇沁:惠民工程通阡陌 歧路弯弯化坦途

2024年08月02日 12:0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日电 题:赤峰喀喇沁:惠民工程通阡陌  歧路弯弯化坦途

  作者 孙敬雅 林雨涵 

  绿槐高柳咽新蝉,碧纱窗下水沉烟。虽是盛夏时节,内蒙古喀喇沁旗美林镇仍是凉爽宜人,层峦叠翠翻腾云海,松木黛绿傲立成荫。走进美林镇悠悠谷度假村,不同口音的游客在这里露营野餐、举家出游,共览自然芳华,一派热闹景象。

  很难想象多年以前,这里还是“道无半亩平、路无三尺宽”的深山幽谷。从鲜有问津到游人如织,这里的华丽蜕变得益于“四好农村路”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基础道路打通优化后,山腰盘旋曲折蜿蜒的通畅公路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中,这处“青山映彩霞,竹海翻碧浪”的宝地才被邻省乃至全国游客所熟知。

  筑路出深山,天堑变通途。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经济腾飞、人民幸福重要基础。近年来,喀喇沁旗以交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集中突破城乡主干道、村内田间路建设,一条条康庄大道通达四海,铺就了无数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也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村里的路修好了,做生意都沾光,现在上下山的路平坦又宽敞,开车进来跟走高速似的,舒坦!”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大美马鞍庄园经营者王子成开心地说。“饭店最热闹的时候,一天得摆三四十桌呢!一年能接待6万多人,毛利润都有一百来万。”随着“四好农村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形成路网优势、打通道路塞点,为沿线地区带来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游客从各个省份来到喀喇沁旗游览观光、应接不暇,既盘活了资源、也带富了村民。

  曾经旷野千里的平原上如今高速公路通疆达海、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外联内畅,横贯东西纵穿南北、星罗棋布四通八达。车辆从远方来,又向远方去,朝发夕至、一日千里。

  谢师傅是喀喇沁旗土生土长的建筑工人,近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让他亲眼见证了喀喇沁旗道路设施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民群众“愚公移山”般的坚守和决心。“早期施工时要面临山高坡陡、场地狭窄、材料运输困难等很多问题,但大家终究是克服了困难把路和桥建起来了。现在应用工艺和科学技术更先进,解决这些问题也更容易了。既省时省力,还节能、环保、无污染。”谢师傅感慨地说道。

  在和美新区下穿G16丹锡高速工程施工现场,谢师傅正组织工友抢抓晴好天气推进施工作业,一台台挖掘机轰鸣作业,一辆辆装载机来回穿梭,繁忙紧张的大干快上热潮奏响了夏天的“奋进曲”。作为和美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穿丹锡高速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在现场施工的人员近百人,机械设备30多台辆。项目将拆除部分G16丹锡高速路路基后,架设三座立交桥,现已经完成西拉沐沦大街、铁南大街、经东三街桩基灌注,正在进行承台和箱梁预制施工。工程建成通车后,可进一步促进和美新区与赤峰中心城区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喀喇沁旗公路总里程达到1704公里,路网密度达56%,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1360公里,占比80%,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100%,1005个自然村(组)通硬化道路比例100%,形成“国省县乡路相连,村道街巷相通”的便民公路网;十年来全旗农村公路累计投入1.57亿元,完成养护工程项目45个、安防工程项目17个、危桥改造及新建桥梁7座,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的比例达75%以上,该旗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覆盖广度、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出门即坦途,百姓俱欢颜。如今,喀喇沁旗全域道路纵横交织,犹如草原之上疾驰的骏马,满载百姓因路而富的期许,全速前进。可以预见未来道路的进一步铺设优化,将为喀喇沁旗增加更亮丽的风景线,切实实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陈巴尔虎旗举办第十届“万马奔腾”赛马会
  • 选牛人、唱牛人、做牛人 赤峰举行第二届“牛人大赛”
  • 千余名舞者角逐呼和浩特第二届国际标准舞邀请赛
  • 当湿地与朝霞相遇 额尔古纳朝霞美如画
  • 图牧吉的“森林卫士”:让百鸟踏波而舞
  • “红领巾爱祖国 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同心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