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紫花苜蓿进入收割期

2024年07月16日 12:4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库伦旗库伦镇宝古台嘎查,1700亩的紫花苜蓿进入收割期。 阿拉木斯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6日电 (刘文华 吴珮溪)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紧紧围绕“走生态路 兴农牧业 打文旅牌”的发展思路,以种植优质苜蓿饲草为抓手,促进绿色循环畜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初步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在库伦旗库伦镇宝古台嘎查,1700亩的紫花苜蓿进入收割期,收割机和捆草机开足马力加紧收割,村民包金河正忙着打包、运输,给他家的50多头牛备足营养丰富的新鲜草料。“一口人是三亩地,我们家一年收割两次,每次收割能拉两大车300捆左右,这次收割之后,就等秋收再收割一遍。这个苜蓿草长在地里,没啥成本,我们养牛能省不少饲料钱。”包金河说。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之称,再生能力强,一年可收三茬,不但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乡村的作用,还可以为嘎查牛羊提供优质饲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以前这片地没有植被就是荒地,风沙很大,一到春天屋子里刮的都是土,前两年种植牧草根系扎根之后,生态也好了,风沙少了,最好的是我们养殖户有了新鲜的饲草料。”包金河表示。

  在库伦旗茫汗苏木阿拉达尔图嘎查养殖户包美荣的家中,一大片苜蓿绿地流青溢翠、长势喜人。在包美荣的眼里新鲜的紫花苜蓿草就是真正的“牧草之王”。“我家养25头牛,给牛喂这个草,牛能长得更壮实,育肥更快。苜蓿草春天的时候浇一次水,5月20号就可以收割,一年可以收割三到四次。”包美荣说。

  茫汗苏木地处库伦旗西北部,地形属典型的科尔沁沙地,因养殖业发达,农牧民迫切希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牧草质量。自库伦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以来,不少农牧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和荒地种植紫花苜蓿草,现在荒沙变绿了、生态变好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我家这块儿地只有6亩,2020年以前其实都是黄土坡,只能种点青贮,收不了多少草料,也没有收成。前两年,上面政策说可以种苜蓿草,我们种完后真的受益了,一年收的草料非常多,闲置的荒地也利用上了,作为沙区长大的人看着心里也美。”包美荣表示。

  近年来,库伦旗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强化优质饲草供给,今年,库伦旗共种植紫花苜蓿、燕麦、羊草等优质饲草5万余亩、种植青贮45万亩,已初步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助力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增收。(完)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
  • 蒙西电网单机容量最大 华能北方公司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
  • “嗨FUN”那达慕、燃情音乐会……内蒙古的夏天很“热”
  • “寻菌人”张和平:35载用科学点亮酸奶的“中国梦”
  • 中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开工建设
  • 内蒙古大漠致富曲:“乡村守护人”助力农产飘香
  • “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将于7月13日在呼和浩特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