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1日电(马丹妮)近日,为进一步搭建便民群众桥梁,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为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陪伴式服务,为辖区内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上门办服务。
“上次来把相关手续办理完了,这次我们把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给您送来了,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协助办理的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云译萱和同事来到新城区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该中心负责人付俊英送去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付俊英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她对残疾人就业困难有切身感受。有了一定积累后,付俊英便琢磨成立一家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当她坐着轮椅进入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王扬便第一时间来到她身边,询问其所要办理的业务内容,陪她到相关业务窗口的绿色通道区域。
“我们的志愿服务队现在有16人,8人负责大厅里的志愿服务,8人负责特殊群体的帮办代办。我看到付大姐的情况后,便为其进行了‘一对一’陪伴式服务,申请开通了绿色通道。”王扬告诉记者。
针对付俊英关于办理事项的询问,王扬贴心地告知她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并帮她取来要填写的资料,逐一填写完后,为她预约下次上门办理的时间。“我只需要在大厅休息区等待就可以了,工作人员跟我说他们会上门为我办理,不需要我再跑来服务大厅。”付俊英说。
“今年以来,我们为有需要帮助的群众开设了‘一对一’陪伴式服务。工作人员会全程陪同,从告知、受理到审批、发证,就材料审核要点、线上系统填报等问题答疑解惑,必要时提供‘上门办’服务。”新城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杜永生说。
没多久,云译萱和同事便来到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其完成了在线申请的所有流程,相较一般流程,提前了9个工作日。
目前,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30多位残疾人,有手工制作、来料加工、话务服务等多种业务帮助他们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