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活动现场。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2日电(奥蓝)近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各族青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乌兰察布市立足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举措,印发《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重点工作举措》《乌兰察布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成立了“三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将“三项计划”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方位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
“以研促融”谱写青少年交流发展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乌兰察布市推动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此举让青少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理念。
当地以京蒙教育协作为契机, 112所学校(单位)与北京105所学校(单位)实现结对帮扶,双方以高位推动、双向交流、组团帮扶等方式,开展京蒙青少年交流活动,全面优化京蒙协作。
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区组织近400余名青少年学生、教师,与北京各学校开展线下“励志研学”“石榴籽相聚 同心向未来”“民族团结一家亲”“京蒙青少年结对子、手拉手”等各类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研学旅游等活动。
当地还携手北京市大兴区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共1.1万余人参加活动。由北京市怀柔区教委投资建设的智慧平台,为两地开展线上各类活动提供了平台。
2024年6月,乌兰察布市、宜昌市两地组织开展以“石榴籽手牵手 同心交流向未来”为主题的鄂蒙青少年心连心研学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观摩调研活动,在鄂蒙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乌兰察布市以此次研学观摩为契机,与宜昌市、县两级民委、各学校间签订14个合作协议。此举为两地中小学开启了“线上线下”交流互通通道;为两地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搭建平台;更提升了各族群众共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近两年,乌兰察布市开展青少年“边境手拉手”研学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2000人。当地以四子王旗六旗会盟遗址、博物馆、都贵玛展厅、希敏高勒文化园等反映边境“四个共同”长廊示范点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手拉手”进展陈场馆、进研学基地、进哨所等系列边境研学游,接受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教育。
“以嵌促融”,构建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让各族群众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为目标,以“来到乌兰察布市就是乌兰察布人”为宗旨,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乌兰察布市选取12个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基层单位作为互嵌式发展试点单位。推动各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各层面、各领域嵌入,打造各族群众认可度高,凝聚力强的互嵌式发展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2023年,乌兰察布市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区各盟市含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在内的1700多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参会。该活动为内蒙古自治区各项民族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互嵌式发展”还体现在营商环境提升方面,当地印发《乌兰察布市“千项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发挥商协会作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方案》《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调研方案》等政策文件。2023年实施重大项目306个,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和3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千项承诺”“两优”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压减办事时限63.2%、环节33.6%、材料31.5%。“一网办”汇集办件量破百万,“帮您办”服务企业近千家。
在区域合作方面,乌兰察布市通过京蒙教育协作平台,引入北京市先进教育理念、优秀师资和管理团队。千余名校长、名师在乌兰察布开展教学;乌兰察布市职业学校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为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分校;当地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无人机产业基地,深化京蒙协作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强化与呼包鄂榆、大同、张家口协同发展,643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城通办”,16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交通互联、生态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取得新成效。
“以旅促融”,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乌兰察布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便利区位优势,近年来,当地立足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草原之旅”“冰雪之恋”“火山之约”“乌兰察布之夜”等品牌火热出圈。
2024年上半年,当地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121.32万人次,游客消费135.4亿元。乌兰察布市荣获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称号。
当地围绕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大力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放歌北疆·书写百姓”内蒙古风景画学会优秀作品巡展、内蒙古青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乡村春晚、“虎山春”“吉祥九曲•美丽卓资”“岱海之春”等群众文化活动970余场次,吸引各地群众190余万人次。
当地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暨夏季“村晚”活动,1周连续上演7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党旗高高飘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戏曲进校园”“百团千场”、乌兰牧骑“六进”活动等文化惠民演出宣传活动836场,惠及观众50万人次。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大北号村入选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示范展示点名单。
此外,当地还着力打造乡村民宿产业。2024年上半年,乌兰察布市旅游民宿发展至164家、规模化民宿集群20个;主题为“我在草原有个家”的全区旅游民宿现场会由当地承办,面向全区推广旅游民宿集群化发展模式。
乌兰察布市在推进旅游民宿标准化建设方面,成功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丙级旅游民宿17家,察右后旗壹蒙壹牧列入2024年国家甲级民宿评定对象,推荐集宁云朵嘎查、卓资县古湾贤居、察右后旗乌兰后院等11家旅游民宿参加丙级旅游民宿创建评审。按照游客喜好打造了草原风情游、红色研学游、自驾房车营地游、长城主题摄影游、原味乌兰察布品鉴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乌兰察布市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发挥旅游业积极作用,打造研学旅游线路10条。截至目前,共接待研学团队478个,研学旅游人数达10万余人,实现收入510余万元。
同时,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区乌兰牧骑受邀赴北京市、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各类主题演出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乌兰牧骑讴歌新时代“学创演”成果,为弘扬北疆文化添彩助力。(完)